简述斯金纳的基本观点及其应用意义。
参考答案:(1)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传承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信条。与华生不同的是,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他认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前一种行为就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后一种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有机体发出的反应被强化刺激所控制。在一个操作性行为出现之后,如果有一个作为强化物的事件紧随其后发生(即“强化依随”),那么该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个体偶尔发出的动作得到了强化,这个动作后来出现的概率就会大于其他动作。行为是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每一个塑造出来的行为可以组合成统一、完整的反应链,从而使个体的发展越来越朝人们预期的方向接近。
(2)按照斯金纳的观点,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因此,这一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获得与塑造,也同样对不良行为的矫正有指导意义:最常用的途径就是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予以“忽视”,即不予强化。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在行为矫正和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人对儿童有意义行为的及时强化、对不良行为的淡然处置、程序教学过程中的小步子信息呈现、及时反馈与主动参与等,至今仍是强化与控制个体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
斯金纳的努力使人们对行为的认识更接近现实;同时,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观点仍然具有明显的机械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