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怎么回事?

答案

参考答案:

“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在佛道典籍中都有记载。如佛家的《业报因缘经》中说:“七星之气,常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寸。”“举头三尺有神明”,经上讲不是三尺,是三寸。一般的人头顶上都有光,光的大小不一样,色彩也不一样。人看不到,鬼神可以看到,现在一些气功爱好者以及修道有一定功夫的人,也能看到。光的颜色最好的是金色,其次是黄色,最差的是灰色、黑色。到黑色这个气,人的寿命差不多将要尽了。道家劝善书《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三台北斗”是中国民间道教供奉的四尊神明。“上台”管人的生死,“中台”管人的福报,“下台”管人的禄命。一个人生死寿夭,富贵穷通,都有鬼神在掌管。在道教除了北斗星君,还有南斗星君。南斗主人生,北斗主人死。人到阳间来投生,南斗星君他来记录此事,人到寿终死亡的时候则由北斗星君来记录。这些天地鬼神常常轮流降临在世间。一切众生,包括人、畜生、饿鬼、地狱在内,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有天地神明鉴察,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原因就在这里。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九章·涉江》(节选)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赢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①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昬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②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节选的诗中屈原用四位古代贤人自比,他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__________

 ②余将道而不豫兮__________

 ③固将昬而终身__________

(3)诗的后3节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其中“凤皇”“露申”“辛夷”喻_______,“燕雀”“乌鹊”喻____,“腥臊”喻___________。而众多的比喻又形成_________。反复运用比喻是为了证明这是一个________的社会。

(4)将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诗与《湘夫人》,分析屈原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