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我们的诚实容易丢失

阮直

作为人的美德,诚实在国人的心中是挂着金牌的冠军,可如今我们的诚实总是容易丢失。北岛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老夫我说,撒谎是成功者的入场券,诚实是倒霉者的判决书。

在被儒家文化滋养大的国人心中,我们从来都是一个诚实守信的民族。皇帝说,我一言九鼎;君子说,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百姓说,我吐口唾沫也是钉。在这样的国度里本该是找一个不诚实的人都难的,可事实并不如此。掌控了实权的赵高当着皇上与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就“指鹿为马”,瞪着眼睛说瞎话,不诚实到了死不要脸的份儿上了,你又奈我何?儒家君子编造的“内圣外王”等美化皇权的谎言更是没几句真话,僧侣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信条,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于是老百姓也学会了当面喊万岁,背后骂皇帝。这哪还有个诚实的人呀,因为人们都知道虚伪没风险,诚实了有亏吃。

我们难道就不恶心自己不诚实的行为吗?不会的,我们为自己的不诚实找到了充足的理由。那就是要看对待谁,对待皇帝,臣子要诚实,不能不忠;对待父母,子女要诚实,不能不孝;对待朋友,要诚实,不能不信。可对待我们的敌人呢?就不存在诚实守信之说了。我们的“三十六计诱敌,七十二招制胜”就没一句是诚实的话,可却被奉为“国学经典”。

当上级来了检查团,作为被检查的下级就要一起“不诚实”,如果哪个员工对检查团诚实做人了,讲出真话,他就是“败类”,是要被扫地出门的。如果我们作为上级去检查下级时,下级单位某个人不撒谎,说真话,他就是诚实的。诚实不诚实的标准就是看“对方是谁”。今天你是我的同伙,我就诚实对你,明天你是我的竞争对手,我就得多个心眼,算计算计。我们总是在翻脸和不翻脸之间认定你是我的朋友还是我的“敌人”,所以也就在转瞬之间决定讲诚实还是不讲诚实。

西方的诚实观就不同了,西方的信仰要求诚实是不讲条件的绝对化,但不想说的就可以不说,对方也不能强迫(因为以强权威逼容易使人说假话),这才能确保绝对诚实在现实社会中能够实现。他们有一条著名的外交原则,叫“可以巧言掩饰,而不可故意欺骗”,就是说你可以被动扯淡,但不能故意撒谎。前者被视为“合理的无奈”,后者则被视为卑鄙,前者是捍卫隐私权的合法举动,后者则是违反信仰的恶劣行为。“捍卫隐私是为了绝对诚信”的现实能够实现,这是西方人的信仰与道德的实质。

我们不会用隐私权保护自己,一旦完全诚实起来,有时就是幼稚了。当自己面对世界时,先把所有人都看成不能诚实对待的人,你才算是一个成熟的人。对任何人、任何团伙、任何组织,我们不敢诚实,因为谁诚实谁就容易遭到误解引来横祸。彭德怀当年在庐山诚实地说真话,就遭到批判。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凡是诚实讲真话的都倒了大霉,诚实也就成了倒霉者的判决书了。

当下是没了政治斗争,但还有权力相争、利益之争、商业竞争,在这些相争之事面前,我们还缺少横杆面前人人平等的“阳光机制”,那么,诚实就不如谋略有力了。看来,要想让人们诚实,关键的是要先打造让诚实者不吃亏、不遭罪的机制,否则谁都会见风使舵。(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中引用北岛的诗句是为了形象地说明诚实吃亏、撒谎却能通行无阻的社会现实。

B.文中说赵高、僧侣、百姓全不诚实,说明我们的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诚实的民族。

C.我们的诚实容易丢失,是因为我们可以找到不诚实的理由,这理由就是诚实吃亏。

D.作者引用“三十六计诱敌,七十二招制胜”,旨在说明国学经典亦有糟粕。E.在西方人眼中,“巧言掩饰”是捍卫隐私权的合法举动,而“故意欺骗”是违反信仰的恶劣行为。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虚伪没风险,诚实了就会有亏吃,所以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诚实的人。

B.中国人明知说谎而为之,并不恶心自己不诚实的行为,原因是中国人缺少廉耻感。

C.学会保护隐私权是实现绝对诚实的关键,为了实现绝对诚实,就要不干涉别人的私生活。

D.当我们作为上级去检查下级时,有人对我们说了假话,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他就是不诚实的。小题3:我国的诚实观和西方的诚实观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某校创办全国示范性学校,上级派人来验收,座谈会上某同学没有按照学校的安排发言,而是如实回答了验收组的问话,结果影响了学校全国示范性学校的评定,年终该生因此而未能评上三好学生。请依据文意,分析怎样才能让诚实者不吃亏。(4分)

答案

小题1:AE

小题2:D

小题3:对国人来讲,讲不讲诚实要因人而定,依关系而定,常常在瞬间决定讲不讲诚实;而西方人的信仰要求诚实是不讲条件的绝对化。(每方面2分)

小题4:①改变“讲不讲诚实要因人而定、谋略高于诚实”的思想观念,建立绝对的诚实观;②学会用隐私权保护自己;③建立横杆面前人人平等的“阳光机制”。(答对1点1分;2点2分;3点满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要从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把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再做判断。B项,文中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诚实丢失的社会现状,而不是说明“我们的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诚实的民族”。C项,“我们的诚实容易丢失”的原因不止这一点。D项,引用的目的不是说明国学经典有糟粕,而是说明我们讲不讲诚实因人而定。所以选AE。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要从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把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再做判断。A项,“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诚实的人”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不是事实。B项,“中国人并不恶心自己不诚实的行为”是因为为自己的不诚实找到了充足的理由,而不是缺少廉耻感。C项“为了实现绝对诚实,就要不干涉别人的私生活”于文无据。所以选D。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首先要从文章中找到与“我国的诚实观和西方的诚实观”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内容的论述进行比较概括,如文章第三、四、五段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语段,可根据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小题4:

题目分析: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本题问的是什么。本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针对诚实容易丢失的社会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考生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文中内容作答即可。

选择题
问答题

湖北省境内正在进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高速公路建设涉及的园林绿化养护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招标。招标人基于多方面考虑,决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承包人,招标时间为2012年3~5月,采用资格后审,工程面积为15万平方米。
招标公告中对投标人资格条件的要求如下: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独立的专门从事园林、绿化或花木的法人企业。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同时参加本项目投标。
(2)具有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二级及以上企业资质。
(3)具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4)2008年以来具有类似工程施工总承包业绩。
招标开始前有一位潜在投标人购买招标文件后,对招标文件的相关条款提出了以下异议:
(1)招标文件中要求:“在投标人中标后,应按《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以中标价为基础按工程类计算招标代理费后上浮15%计取)规定计取并向招标代理单位交纳招标代理费,此费用应包含在投标报价中,招标人不另行支付。”投标人认为,招标代理费上浮15%的做法,不符合法规规定。
(2)投标人认为按照《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2007]27号),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企业资质的单位只能承揽8万平方米且工程造价在800万元以下的园林绿化工程,而本项目规模为15万平方米,不符合要求。
在招标文件发售期间,某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的代表带着相关证明文件材料要求购买招标文件,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其材料时,发现缺少《安全生产许可证》。该企业代表说此证照已过期,新证正在办理中,暂无法提供,故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没有向其出售招标文件。次日,该代表拿着另一施工企业(以下简称乙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以及其集团总公司的组织机构图再次来要求购买招标文件,从甲公司提供的集团总公司组织机构图及公司,其他资料中反映出乙公司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招标代理工作人员查验后仍未将招标文件发售给他。该代表随后向有关招投标监管部门提出投诉。
甲公司在投诉时称,乙公司是甲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甲公司可将其具备的资质条件材料与乙公司拥有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书材料共同构成可以满足本次招标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的完整材料,不发售招标文件给甲公司属于有意排除某些潜在投标人的行为,不符合招投标法的规定。

判断以上投标人的异议是否成立,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