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问题3] 在Linux系统中,inetd服务的默认配置文件为______。

在Linux系统中,默认情况下,xinetd所管理服务的配置文件存放在______。

A./etc/xinetd/

B./etc/xinetd.d/

C./usr/etc/xinetd/

D./usr/etc/xinetd.d/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分析]: inetd后台进程在/etc/inetd.conf配置,那个文件中包含了关于每一个超级后台进程需要提供的服务的条目。与inetd相比,xinetd能够启动基于RPC(远程过程调用)的服务,并支持访问控制。xinetd可以限制进入连接的速度、来自特定主机的进入连接的数目,或者某个服务的总连接数。通过用于每个从属后台进程的独立配置文件来配置xinetd。这些文件位于/etc/xinetd.d/目录中。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经过对X射线探测卫星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颗距离地球4万光年之遥的中子星带有迄今为止宇宙内最强的磁场,其磁场强度相当于普通中子星的100倍。

该研究课题的负责人、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库维利奥图博士表示,此新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精确计算出中子星释放重元素的速度并求得其走向死亡的快慢程度。有关专家评论说,具有强磁场中子星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一个困扰学术界长达19年的低能伽马射线辐射源之谜,同时还令人信服地表明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类磁场强度近乎地球磁场1000万亿倍的特殊中子里——“磁星”(MACNETARS)。据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强磁中子星代号为SGR-1806-20,质量与太阳接近,半径只有16千米,每隔7.5秒钟旋转一圈。库维利奥图博士认为,该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使中子星的表面被加热至1800万华氏度(1000万摄氏度)的高温,磁场的缓慢变动引发了星体周期性的外壳变动,正是这种类似地震的“星震”向宇宙释放出强烈的低能伽马射线。

宇宙中“磁星”发出的低能伽马射线强度极大,其每秒释放出的能量便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该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现于1979年,据此,天文学家1992年提出了“磁星”理论。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的中子星至少有10%可称得上是“磁星”,银河系内的此类中子星估计多达数百万个。

小题1:下列对“磁星”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认为磁星数量较多,只是到最近用X射线探测卫星作探测才发现它们。

B.磁星的磁场强度特别强,其强度接近于地球磁场的1000万亿倍。

C.磁星能量巨大,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

D.磁星是一种特殊的中子星,其特殊之处在于这类中子星磁场特别强大。小题2:下列对低能伽马射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在1979年发现了低能伽马射线,但当时并不知其辐射源。

B.低能伽马射线的发现意义重大,导致了“磁星”理论的提出。

C.低能伽马射线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表明其能量极大。

D.低能伽马射线是宇宙中的磁星发出的,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宇宙射线。小题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表面温度极高,这是其内部强大磁场所致。

B.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既释放出巨大的热能,又释放出强烈的伽马射线。

C.低能伽马射线的辐射源是强磁中子星外壳周期性的变动。

D.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磁场的变动能引起星体外壳的周期性变动。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依据事实确认宇宙中存在着磁场强度极大的强磁中子星。

B.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会走向死亡,走向死亡的快慢是可以计算得出来的。

C.代号为SGR一1806一20的强磁中子星密度比太阳大,带有宇宙内最强的磁场。

D.中子星能释放重元素,它的释放速度是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的。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