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与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i.经过:“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名字。他擅长吹牛拍马,胡编乱造。1947年,《晋绥日报》发表了剧本中有关客里空的有关清洁,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新闻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同时,在“编者按”里面要求每一个读者都能认真、大胆、负责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加恶劣的新闻通讯及其作者,在新闻队伍中肃清“客里空”。随后,《晋绥》连续发表了几篇编辑部的文章,还陆续发表了大量的有关材料,有读者的揭发,也有编辑的检查。8月底,新华社发表文章指出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号召解放区的新闻单位和个人都应该在群众的监督下,彻底检查自己的立场和作风。各地报纸和通讯社都积极响应,开展了认真的自我检查与批评。1947年9月,反“客里空”运动进入高潮,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天。

ii.意义:反“客里空”运动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的,同时还发动群众揭发,把新闻工作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下,充分体现了党报的群众路线和对于革命事业、人民利益负责人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反“客里空”运动改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作风和新闻业务工作,报纸更加注重编者按语的使用,增加了读者来信的刊登,注意报纸的通俗化;从路线上确立和维护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建武二十四年)秋,七月,武陵蛮寇临沅;遣李嵩、中山大守马成讨之,不克。马援请行,帝悯其老,未许。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广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将四万余人征五溪。援谓友人杜惜曰:“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

  马援军至临乡,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令人。

  初,援尝有疾,虎贲中郎将粱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后,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惮之,大人奈何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手!”松由是恨援。

  及援讨武陵蛮,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夷而运远。耿舒欲从充道,援以为弃日费粮,不如进壶头,槛其喉咽、充贼自破。以事上之,帝从援策。进营壶头,贼乘高守隘,水疾,船不得上;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耿舒与兄好畸侯奔书曰:“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众怫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注]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奔得书奏之,帝乃使梁松乘驿责问援,因代监军。

  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帝大怒,追收援新息侯印绶。

  (选自《资治通鉴》,略有删改)

  [注]伏波:马援因功累官伏波 * * ,故称其为伏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遣李嵩、中山太守马成讨之,不 克:战胜

B.臣尚能甲上马 被:通“披”,穿

C.军下隽 次:到达

D.大众怫郁死 行:将要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马援“武陵平叛,尽心尽责”的一组是(     )

①马援请行②矍铄哉是翁!③虽贵,何得失其序乎!④击破蛮兵,斩获二千余人⑤军人数万,争欲先奋⑥贼每升险鼓噪,援辄曳足以观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受厚恩,年迫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事上之,帝从援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援卒,松因是构陷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