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如图所示结构,各杆自重不计,在G点作用一铅直向上的力F,AC=CE=CD=CB=DG=GE=l。支座B的水平约束力为()。

A.A

B.B

C.C

D.D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此题涉及的是一个结构,无论如何假想产生虚位移,结构都不允许。为求B处水平约束力,需把B处水平约束解除,以力Fbx代替,把此力当作主动力,则结构变成下图所示的结构,此时就可以假想产生虚位移,用虚位移原理求解。

[*]

用解析法。建坐标系如图,列虚功方程

δWF=O,FBx·δxB+F·δyG=O

写出点B的坐标xB与点G的坐标yG

xB=2lcosθ,yG=3lsinθ

其变分为

δxB=-2lsin θδθ,δyG=3lcosθδθ

将δxB,δyG代入虚功方程,得

FBs (-2lsin θδθ)+F·3lcos θδθ=0

解得 [*]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8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

——《百年接力留学潮》

材料二 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煮酒论史)

——《百年接力留学潮》

材料三 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 * * 、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百年接力留学潮》

回答:(1)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大规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9带和第10代留学教育的高潮。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留学高潮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主要目的地不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