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至2013年与无形资产业务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07年12月1日,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不考虑相关税费),该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2)2011年11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48.5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40万元。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3)2012年12月31日,核无形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2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10万元。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 (4)2013年5月1日,将该无形资产对外出售,取得价款200万元并存入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购入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11年11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 (3)编制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胀面净值; (5)编制2012年12月31日调整该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6)计算2013年4月30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 (7)计算该无形资产出售形成的净损益; (8)编制该无形资产出售的会计分录。 (假定无形资产账面净值=无形资产原值-累计摊销)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1)借:无形资产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2)账面净值=600-600/10×1/12-600/10×4=355(万元) (3)编制2011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355-248.5) 106.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6.5 (4)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额=248.5/(12×5+11×12=42(万元) 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355-42=313(万元) (5)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48.5-42=206.5(万元),无形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20万元,按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 (6)2013年1月至4月,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额=206.5/(12×4+11)×4=149(万元) 2013年4月30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净值=313-14=299(万元) (7)该无形资产出售形成的净损益=200-(299-106.5)=7.5(万元) (8)至无形资产出售时累计摊销金额=600/10×1/12+600/10×4+42+14=301(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6.5万元。 借:银行存款 2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6.5 累计摊销 301 贷:无形资产 600 营业外收入 7.5

填空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活  水  源  记

刘  基

  ①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树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②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不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鰿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③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释】① 刘基,明初文学家、政治家。②上人:对僧人的敬称。③潴(zhū):水汇积。④ 滑:流利。⑤脊令:即鹡鸰鸟。

1.第①段在介绍活水源_____________的同时,还突出了其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作者详细描写活水源周围的花草树木和鸟虫鱼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既喜爱泉水滋润清澈,又喜爱它流淌的无穷无尽。

B.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流向远处的终点。

C.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源源不断地流淌。

D.我既喜爱那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无穷无尽地流淌。

4.本文在写水清时别具匠心,请找出相关句子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