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答案

参考答案:

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基本心理性欲框架,但他又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到整个人的一生,提出了心理社会理论,或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他把人格的发展看做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历八个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任务,就会获得积极的品质,转而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儿童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不同,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端点之间的某一点上。不同社会中人们的个性或人格发展的结构基本相同,都要经历这八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婴儿在本阶段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第二阶段是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基本的自主感对羞耻感和疑虑。儿童在本阶段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第三阶段是学前期或游戏期,从4岁到7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在本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4)第四阶段是学龄期,从7岁到12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儿童在本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第五阶段是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他提到在这一阶段有“合法延缓期”,是指在儿童期后的青年在此时觉得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在做出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 

(6)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大约到5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第八阶段是老年期或成年晚期,直至死亡,自我完善感对失望感。本阶段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他认为上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顺利通过,但是如果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得不好,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中得以完成。同时他认为,即使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了也并不等于这个矛盾不复存在了,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然有可能产生已解决的矛盾。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