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公  告
(第一号)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三的三月十八日选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李先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 * *   乌兰夫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团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八日于北京

公告的正文由哪几部分构成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公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公告的依据、公告事项和结语三部分。依据部分是对发布公文依据作简要说明,通常用一、两句话概括,如果内容比较简短也可省略依据部分。事项部分是公告的具体内容,写作时分两种情况,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一是用于宣布事项的公告,一般须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是直叙事实、交待事项,并须写明事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员、主要情节、结果与作者的态度或决定;二是用于宣布办法与措施的公告,须将规定与指示的内容交待清楚,使读者清楚应遵守什么、执行什么。 结语部分较为简短,一般可用“特此公告”、“现予公告”之类规范性用语。 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在三大部分中,省略了依据部分,直接开门见山地交待选举的会议、时间和结果。

单项选择题
实验题

根据Mg与CO2的反应推测,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C、Na2O和Na2CO3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实验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

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      

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

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和                      

(2)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3)装置c的作用是                     

(4)步骤②中,当观察到                         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实验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 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 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所得固体质量为3.94g;再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⑤取25.00 mL③的溶液,滴加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用3.0 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体积为20.00 mL。

回答下列问题:

(5)如何判断⑤中的滴定终点                              

(6)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通过计算分析:29.2 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