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试述汉赋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答案

参考答案:

汉赋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是从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是“骚体赋”,作家主要追随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而在形式上与楚辞比较起来初有转变,但是不大。这时较有成就的作家是贾谊、淮南小山和枚乘等。贾谊有《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淮南小山有《招隐士》,枚乘有《七发》。

汉赋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西汉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约二百多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作家作品最多,特别是武帝、宣帝时代,汉赋可以说是达到鼎盛。这个时期的赋作主要是散体大赋,内容大都描写汉帝国威振四邦的国势,新兴都邑的繁华,水陆物产的丰饶,宫室园囿的富丽以及皇室贵族的田猎、歌舞时的壮观场面等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对当时的国势和一时文物之盛进行夸耀,充满了自豪的感情;一方面又对统治者挥霍享乐的行为流露出某些不满,并且利用赋进行委婉的劝谏和讽刺。主要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是《子赋虚》、《上林赋》;扬雄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等。班固有《东都赋》和《西都赋》,合起来叫《两都赋》。

东汉中叶以后,是汉赋发展的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抒情小赋,汉赋从思想内容、体制和风格上都开始有所转变,那就是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专以铺采摛文的散体大赋开始衰微,而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张衡是这一转变开始的代表作家,其后有蔡邕、赵壹、祢衡等人。《归田赋》是张衡抒情小赋的代表作。赵壹《刺世疾邪赋》也很有名。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关注时事关爱社会

温 * * * * 发表文章提出,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分配格局,并提出分配改革的六字方案:“提低、扩中、调高”。在打造“橄榄形”社会的过程中,农村还会扶持一批“新地主”,专门经营大规模耕种;城镇也会鼓励有本事的人创业,去当老板。

【改革进程我探索】

(1)打造“橄榄形”分配格局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两个基本特征?材料体现了我国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项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关爱社会我宣传】

(2)“十二五”规划追求绿色经济,强调资源节约、生态文明,说明我国在实施什么基本国策?材料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哪项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3月10日上午10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2次会议,吴邦国委员长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正式宣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了有法可依。吴邦国委员长还郑重表明: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是中国经过60多年发展历程得出的重要发展经验和共识,更是中国特色政治文明与其他政治文明的本质区别。

【政治文明我体验】

(3)作为中学生,我们的____________权受到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保护。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健康成长受到专门法律《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鲜明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务院 * * 温 * * 再次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亿万网友就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平等的交流。网聚民智、网汇民心,这是温 * * * * 第三次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有关“中国崛起”的问题时,温 * * 说:“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履行义务我践行】

(4)为了不辜负 * * 的期望,我们青少年应如何成为祖国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