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低渗性脱水的常见原因包括( )

A.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

B.食管疾病导致吞咽困难不能进食

C.大创面渗液

D.肾脏排出钠过多

E.外伤

答案

参考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低渗性脱水的病因。
[要点透析] 其原因主要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丢失;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时,未注意补给适量的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下

(1)王安石为实现材料一中“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熙宁、元丰(宋神宗的年号)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元)脱脱等《宋史·安焘传》

(宋神宗熙宁六年冬十月)时在京诸军出戍还营,教阅多废忘。上初置内教场,训练有法,旬一御便殿,程其能否而劝沮之,人人奋励。——(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3)从材料三看王安石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