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开发区土地开发完成后,需评估出让土地的底价。该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达到“七通一平”,可供出让的土地面积占开发区总土地面积的80%。出让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开发区所在地的土地取得费(含税费)为15万元/亩;土地开发费为10万元/亩,在开发期内均匀投入,土地开发周期20个月,贷款月利率为1%,按月计算复利;土地开发的投资回报率要求达到20%,土地增值收益率要求达到10%,土地还原率取8%。请根据以上资料评估出该开发区出让土地的底价。

答案

参考答案:1.新开发区成片开发分块出让的土地价格公式出让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用+土地开发费用+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可出让土地面积比率]×年期修正系数2.计算步骤(1)计算土地取得费(含税费)15×10000÷666.67=225(元/平方米)(2)计算土地开发费用10×10000÷666.67=150(元/平方米)(3)计算利息土地取得费用的计息期为整个开发周期,即20个月;开发费用的计息期为半个开发周期,即10个月;以复利计息。利息=土地取得费利息+土地开发费利息=225× [ (1+1%)20-1] +150× [(1+1%)10-1]=65.24(元/平方米)(4)计算利润利润=(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 ×投资回报率=(225+150) ×20%=75(元/平方米)(5)计算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增值收益=(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利息+利润) ×土地增值收益率=(225+150+65.24+75) ×10%=51.52(元/平方米)(6)计算无限年期全开发区土地的单位地价无限年期全开发区土地单价=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225+150+65.24+75+51.52=566.76(元/平方米)(7)计算无限年期可出让土地平均单位地价无限年期可出让土地平均单价=无限年期全开发区土地单价/可出让土地面积比率=566.76÷80%=708.45(元/平方米)(8)进行使用年期修正,计算50年期可出让土地平均单位地价50年期可出让土地平均单价:无限年期可出让土地平均单价×年期修正系数=708.45×[1-1/(1+8%)50]=693.3(元/平方米)

解析:解析:(一)审题(1)明确估价对象,考虑方法选用。本试题中的估价对象为开发区新开发完成的可供出让的土地,适合采用成本逼近法。(2)明确估价时点。题中没有具体要求估价期日,相当于开发完成后直接出让,不需要另外的时间修正。(3)明确价格类型。要求评估出让土地使用权年限为50年的开发区出让土地的底价,通常情况下应计算单位面积的价格,价格单位表述为元/平方米。(4)了解资料内容。题中给出的都是有关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土地取得费、开发费用及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率、出让年限、土地还原率等资料和数据,可直接满足成本逼近法计算的需要。(二)解题思路与方法选择1.方法选择开发区新开发完成的土地估价(特别是针对出让底价评估)多采用成本逼近法。根据题意,这是一道典型的采用成本逼近法来评估成片开发、分块出让的地价的计算题。2.解题思路(1)理清成本逼近法应用时涉及的各项估算内容,包括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用、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等,根据计算单位面积地价的需要,统一各项将涉及到的计量单位,并且明确各项内容的计算方法,按相应方法分别计算,进而将各项结果累加。(2)考虑成本逼近法各项累加结果往往是无限年期的土地价格,解题时应考虑到是否存在年期修正的因素;同时,应注意将全部累加结果分摊到可供出让部分土地上,进而计算可供出让部分的土地价格。(三)难点与常见错误分析1.难点本试题的考点重在对地价含义和类型的理解。(1)是有限年期价格还是无限年期价格题中土地取得费、开发费用及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率等都不是在有限年使用前提下的数据,因此通过成本累加计算得到的价格结果是无限年期的土地价格,在出让地价估算时要进行使用年期修正。(2)是针对部分用地可出让还是全部用地可出让的地价该题是开发区成片开发、分块出让土地的模式,开发区总投入所形成的价值要分摊到可出让面积上。(3)是计算单位面积地价还是总地价本题显然只是涉及单位面积地价,应注意地价计量单位的选用。此外,还应注意掌握成本逼近法的计算公式和分项内容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利息的计算:①计息周期的考虑。通常情况下,土地取得费或税费的计息期按照整个开发周期计,开发费用的计息期在均匀投入的情况下按折半计算,主要基于的考虑是假定将资金集中在开始投入和结束这一时间段的中点;②计息方式。注意是采用单利还是复利计息。2.常见错误分析(1)计算不分步骤,或者步骤不够细。常见的是将各项目直接代入成本逼近法公式,直接计算出一个结果。必须了解在阅卷评分中计算题的步骤是划分很细的,每个步骤的公式和计算结果都有对应的分值。一旦计算错误,不分步骤的试卷肯定多丢分。(2)面积换算错误。在计算的前两个步骤,主要考察面积单位的换算,这是成本逼近法计算题中几乎必考的项目。在估价中,面积一般以平方米为单位。应熟悉平方公里、公顷、亩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和方法,如1亩=666.67平方米;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3)利息构成的遗漏。利息由土地取得费(含税费)、开发费用产生的两部分利息构成。有的应试者在计算时,将两部分利息分开公式计算,但最后在总公式的利息项中遗漏土地取得费的利息。所以应注意将两部分利息写在一个步骤一个算式中。(4)利息项不单独计算。有的应试者将土地取得费用、开发费用、利息不单独计算,而是分别计算土地取得费用、开发费用的本息合计值,认为这样步骤少,计算简便。但经常发生的错误有两个:一是当两部分利息的计息期计算错误时,由于缺乏土地取得费用、开发费用的分步结果而导致多丢分;二是在计算利润时,将土地取得费用和开发费用的本息合计值作为基数代入公式计算,导致利润项计算错误。(5)计息期确定错误。计息期的确定也是成本逼近法必考的项目。土地取得费用和开发费用的计息期不同,土地取得费用是假设在取得土地时一次付清的,计息期为整个开发周期20个月;开发费用应根据其投入情况具体分析,当开发费用在整个开发周期内均匀投入时,则假设所有开发费用是在开发周期中间时点一次投入的,因此计息基数是全部开发费用,计息期是开发周期的一半10个月。本题中明确要求以复利计息,因此计息方式出错的机会减少了。(6)利润计算基数错误。常见的是将利润计算基数确定为土地取得费用、开发费用及利息之和。应明确利润计算基数是土地取得费用和开发费用两项之和。(7)年期修正错误。一种是未进行年期修正,这是对地价内涵和题目中所给资料理解上出现错误。另一种是公式应用错误:有限年地价=无限年地价÷土地还原率×年期修正系数,实际上这是将地价的年期修正与收益还原法混淆了,一看到土地还原率和使用年限就想到收益法的有限年公式。(8)未考虑可供出让土地面积和全部开发区土地的关系。(9)计算过程和结果未按题目要求保留必要的小数。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喜欢废铁的沈老汉

  ⑴沈老汉守在收购点门外,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破衣服的男子骑一辆旧三轮车过来,他满面笑容地迎了上去……

  ⑵沈老汉五十多岁,已是白发白须,一脸的憔悴。沈老汉有个独予阿将,35岁了,还没有媳妇儿。阿将处过几个女友,女方总嫌他家贫穷。沈老汉为了挣钱帮儿子娶上媳妇儿,东借西凑一笔资金,办了一家废铁收购点。

  ⑶沈老汉给那个男子递了一支烟,倒了一杯茶。男子叫火强,以前也卖给沈老汉废铁。火强说:“老头儿,你怎么看上去像我们外地人一样?”沈老汉笑笑说:“外地人怎么了?与本地人一样啊,都是中国公民。”火强弯腰开始从三轮车内搬废铁,沈老汉过去帮忙。火强一看慌乱起来,忙挡住沈老汉说:“这点小事,怎么能劳大叔出力?”火强见沈老汉没有坚持,向那些废铁望了一眼,松了一口气。如果沈老汉过去搬废铁,秘密一定会被发现——在两根粗铁管里,塞满了泥沙。

  ⑷称完废铁,没经沈老汉验收,火强快手快脚地把废铁倒入场地的铁堆里。沈老汉笑呵呵地说:“年轻人,辛苦了。”火强偷偷地笑着想,沈老汉真是个糊涂蛋!

  ⑸阿将回来,他一眼便在铁堆里发现了问题——新收的两根废铁管里塞满了泥沙。阿将瞧着沈老汉说:“爸,你怎么这样收废铁啊?泥沙当废铁,我们亏损不起啊。”沈老汉说:“放心,我们没亏。”阿将瞪着沈老汉。沈老汉继续说:“我收购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事,本想揭露出来,怕他丢了丑,今后不来做生意。最后我也用了一个雕虫小技。”阿将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沈老汉,沈老汉说:“过秤时,我换了秤砣,把那四十多斤泥沙扣除了。”

  ⑹沈老汉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沈老汉对待卖废铁的顾客总是满面笑容,有时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可是对来卖好铁、新铁的顾客,沈老汉总是眉头紧锁,一脸不悦,好像人家欠他什么似的。一次,老张送来一车铁,沈老汉笑呵呵地把废铁收了,却对好铁不屑一顾。老张火了,说:“沈老头,你脑子有问题,人家千方百计要好铁,你却偏偏喜欢废铁啊。”沈老汉说:“收废铁我晚上睡得着,收好铁新铁晚上睡不着啊。”老张说:“怪人。”摇着头离开了。

  ⑺一天晚上,火强载来了一三轮车新铁管。沈老汉把头摇得如吊钟一样。火强说:“你真不会做生意,开收购点,不收好铁谁信啊。”沈老汉来回走了几步,还是摇头说:“我不能收。”火强说::‘这些铁管,我也是收来的,挣点小钱。我从来没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沈老汉又摇了一下头,火强火了,说:“如果这次你不收,今后我不会卖铁给你,还会叫我的老乡与你断绝业务。”沈老汉全身一颤抖。后来沈老汉颤抖着手收购了火强的好铁管。

  ⑻沈老汉为人诚实,价格公道,远远近近的拾荒者、小贩总喜欢把废铁卖给沈老汉。沈老汉的生意渐渐旺了起来。

  ⑼那天,沈老汉出事了。片警传唤沈老汉进了派出所。原来火强卖的那些新铁管是赃物。火强坐了牢,沈老汉也被行政拘留了10天。

  ⑽沈老汉进去后,阿将打听来打听去,终于弄明白那事是被人举报的,不然公安人员怎么会查到他们头上啊。

  ⑾阿将想来想去——自己家没有仇人啊,谁会是举报人呢?阿将找片警几次,想知道举报人是谁。片警说,你想砸我饭碗?别说举报人我不认识,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的。

  ⑿沈老汉放出来后,大家很同情沈老汉,说他被贼害苦了。新老顾客都来关照收购点的生意,收购点红火起来。

  ⒀阿将却念念不忘查出那个举报人。他每天关注收购点进进出出的行人,可是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没有发现可疑人员。那天,沈老汉去了外面,搁在桌子上的手机响了。阿将一听,吓了一跳,来电人自称是派出所的民警,请他去派出所领荣誉证书和举报奖金。他更糊涂了,问,举报什么?民警说,一起收赃案啊,让我们破了系列盗窃案件。

  ⒁阿将的头疼痛起来,想了很久也不明白,爸怎么会举报自己收购赃物。

1、文章第⑵段从记叙顺序来看是____叙。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第⑷段的“快手快脚”“偷偷地笑”等词语中可看出火强是一个贪图小便宜且自作聪明的人。

B.俗话说“无商不 * * ”。沈老汉通过偷偷换秤砣的方法收购火强塞满泥沙的铁管,由此可见他也是一个弄虚作假、贪图小利的 * * 商。

C.沈老汉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主要是因为他为人诚实,价格公道。   

D.“收废铁我晚上睡得着,收好铁新铁晚上睡不着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沈老汉担心好铁新铁是赃物,如果收购了,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3、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请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下面的情节。(每处填四字)

(1)智胜火强

(2)________

(3)________

(4)案发被拘

(5)________

4、第⑺段两个加点的“颤抖”分别表现了沈老汉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沈老汉为什么举报自己?读完全文,你认为沈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