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给定资料”,并注意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
(2)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加强道德建设共创美好未来
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普通农妇刘女士在搭载李老太太及其孙女回村时,三轮车侧翻,李老太太因此而离开人世。刘女士主动提出给予经济赔偿,而被李老太太家属坚决拒绝的感人故事正是美好德行在人民群众身上的体现,其就像太阳一样普照着大地,温暖着每个人。
社会在进步,我国公民道德风尚也发生了可喜变化,中 * * 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一度被轻视,而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有之。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经济秩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从娃娃抓起,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制度是保障。道德建设亟待制度呵护,只有用制度筑起道德建设的“防风墙”,才能让行善的火炬不熄,让为恶的习气难入。这其中,涉及司法、行政、教育等多个层面,如,加快立法,奖善惩恶,凭借法律的威慑力让道德走得更远、更顺畅;加强“诚信工程”建设,确立各社会阶层的道德规范制度;等等。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从自身做起是核心。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说要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就要做到“人人参与”。从基本规范做起,从自身做起,把“基本规范”自始至终地贯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真正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坚持不懈,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才能最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