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李校长素以治校严厉而著称,到八中就任不到一年,就将这所管理混乱、纪律涣散的学校治理得井然有序。但是,近期有教师写信到局里反映他工作作风不民主,学校里的所有事情都由他说了算。为此,局领导找李校长谈话,并建议他到民主管理卓有成效的五中取经。李校长第二天便去了五中,五中的陈校长介绍了该校的一些做法:“我们学校制订了详尽的民主管理条例,除了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这一重要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外,还具体规定了党政工团等各个组织在实行民主管理中的职责,要求凡事都要让群众了解,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离开五中时,李校长感到此行收获颇丰。下班回家的路上,李校长碰到了五中的王老师,便聊起了五中民主管理的情况,不料王老师向他大叹苦经,说什么事情都要让教师发表意见、参与决策,教师感到不胜其烦,这样的民主管理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王老师还反问李校长:“大小事情都要教师讨论决定,那还要校长干什么”王老师的话让李校长感到困惑与茫然。  请用参与决策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答案

参考答案:教职工参与决策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体现。教职工参与决策有助于消除组织成员的不信任感,克服不合作的阻力,提高教职工的士气和工作的积极性。但教职工不期望也不想参与每一个决策。因此,教育领导者应当根据问题的性质,来选择参与决策对象和时机,以收到参与决策的最佳效果。(4分)  具体而言,学校领导在确定教职工参与决策的程度时,要把握如下三个原则:  (1)相关原则——该决策是否与参与者的利益相关。若相关,教职员工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就高。如有些问题只与组织有关,而与教职工无特定联系,只需领导或有关人员作决定即可。(2分)  (2)能力原则——参与者的专业能力,即能对有关决策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否则,既是一种人力浪费,也会给其他决策者带来干扰。(2分)  (3)权限原则——参与决策者对所决定的事项是否有管辖权。如果参与决策者虽有兴趣和能力,但决策作出后,并不交与他们执行,也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以及下次再参与决策的积极性。(2分)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