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一起共同抢劫案件,被告人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在一审宣判后,张某当即表示上诉,王某则表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没有抗诉。请根据案情回答下面问题:

在本案中,由于被告人张某提出上诉,而被告人王某没有提出上诉,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只将张某的上诉状和有关王某的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

B.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有关张某、王某的全部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

C.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

D.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对王某判处的刑罚有错误,需要加重刑罚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答案

参考答案:B,C,D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因此,C项正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45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亡诉、抗诉的案卷,应当审查是否包括下列内容:……(4)全部案卷材料和证据,包括案件审结报告和其他应当移送的材料。因此,故B项正确,A项错误。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257条第1款第(1)项规定,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根据该条第(5)项的规定,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或者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案件,不得撤销第一审判决,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或者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因此,D项正确。综上,本题应选B、C、D项。

单项选择题
论述题

材料一:2012年5月8日20时30分,佳木斯市某中学下晚自习的学生涌向校门,一大客车突然失控,连撞两车后向校门口的学生撞来。危急关头,张丽莉老师迅速推开了身边的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张老师用行动书写的“大爱”感动了国人,被人们誉为“最美教师”。

(1)你觉得张丽莉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4分)

(2)张丽莉老师为救学生而双腿高位截肢,为承担责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对此你是怎么看的?(6分)

材料二:2012年4月27日,市委书记姜杰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作了《担当成就伟业》的重要讲话: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一项开创性的宏伟事业,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拼搏进取,不辱使命。一句话,就是要勇于担当。担当,就是一事当前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奋力开拓。

为学习担当精神,同学们搜集到了孟佩杰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感人事迹,诠释了对“担当”的理解。

孟佩杰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她要买菜做饭,为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后来,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细心照料养母。她赢得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荣誉。

(3)你认为孟佩杰是怎样践行担当精神的?(6分)

(4)作为中学生,你承担过哪些社会责任,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