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近两个月来,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很苦恼。求助者自诉:小时候得过鼻炎,总是流鼻涕,觉得别人都很讨厌我。后来因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从小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总拿我和邻居家小朋友比,看到他们考好了就说我笨、没出息,永远也赶不上人家,还经常打我,说我和妈妈都是他的累赘,我觉得很受刺激。我一直很努力,但高考前因胃肠炎住院,最后只上了一个收费的民办学院。上大学后我的成绩排在前几名,但人缘不好,总受到同学们的孤立,没什么朋友。有一次与一个同学在饭堂发生摩擦,气急之下我打了他几拳,把他的鼻子打破了。后来大家都说我欺负同学,都不理我,我只好走读,每天回家。一个月后我发现宿舍的东西都没了,听说是被扔掉了。我就报了警,一时间在学校内引起轩然大波。几乎没有人跟我说话了。我觉得我对每一个人都很好,但他们却都对不起我,甚至反过来跟我作对,我真是想不通。最近两个月,我总是失眠,有时整晚都睡不着觉,白天没精神,不想与别人说话,上课也听不进去,学习效率下降,有时真不想去学校了,但又觉得不上学会没出息,人家会更瞧不起,所以心里很矛盾,很苦恼,情绪不高。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 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任何一种心理行为障碍的产生都是生物、社会、心理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如下:
(1)生物原因 求助者小时候得过鼻炎,总是流鼻涕,所以觉得别人都讨厌自己;后来因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
(2)社会原因 社会原因主要指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以及所处环境等。本案中求助者的父亲对其要求严厉,苛责;在学校没什么朋友,跟同学关系紧张;缺少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 心理原因指与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有关的认知因素,包括性格、错误观念、新旧观念冲突、价值观等。
①案例中,求助者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是其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性格因素。
②求助者对于相关生活事件(生病住院,同学交往)存在认知错误,认为有鼻炎总是流涕别人就讨厌自己;多次住院所以自己就是最倒霉的;认为自己对每一个人都很好,而同学却对不起自己,甚至跟自己作对。
③求助者内心的冲突(不想上学但又需要上学)也是造成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使他心里很矛盾,很苦恼,情绪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