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二)  背景资料:某通信施工单位承担某地移动通信基站安装工程,主要内容为基站设备、天馈线系统、传输设备及配套电源设备的安装和测试。设备及主材由建设单位采购。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开工初期,项目经理部组织现场检查时,没有找到材料的现场检验记录,现场负责人解释,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都有合格证,不需检验。  事件二:项目经理到A现场检查时,施工人员正在塔上安装天馈线。由于天气炎热一些人员赤膊作业,个别人不系安全带、工作完成后随手把工具从塔上抛下。  事件三:六级大风天气,现场负责人指挥施工人员继续进行塔上作业,保证了工程进度。  事件四:当地质量监督站到现场检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没有与质量监督站发生任何关系为由拒绝接受检查。  问题:

对事件三中现场负责人的行为做出评价并说明原因。

答案

参考答案:(本小题6分)  ①赤膊作业(1分),可能造成皮肤灼伤、划伤、烫伤(1分)。②不系安全带(1分),可能从塔上跌落造成伤亡(1分)。③随手把工具从塔上抛下(1分),可能砸伤塔下人员(1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西湖雨夜

苏轼咏西湖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早已脍炙人口。古人所作西湖游记,写雨者亦殊多,然大半为雨朝;雨夕,鲜有写其雨夜者。一九五六年,我于西湖作三日游。一日下午突布云幔,满城皆暗,未几,雨脚东来,若轻纱,若薄雾,罩西子于帘幕之中。但见南北高峰,憧憧浮动;白苏二堤,隐漾若无。少顷雨急,则孤山、湖心亭一带,草痕树影全模糊了。斯时方觉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若以拟人法喻之,西湖恰似十七八岁女儿家于幕后含颦,大可人也。

此次来杭,正值中雨,蛰伏旅馆中半日,颇感局促。入夜,杭城友人L君邀约夜游,遂擎一雨伞出。时雨阵方敛,转为潇潇,步行至湖滨公园。觅一石凳坐憩。面对雨夜西湖,默不作声,惟闻雨滴击伞,噗噗作响。

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然沿湖半圈灯火,交烁明灭,望似星城。比我往年所写诗句“夜雨秋灯青似萤”,更为壮观了。

又过片刻,雨声渐息,周匝天地,绝不似有人迹者。我不免笑问L君:“你不觉得太清静了吗”

L君默默良久,方才答道:“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一个“无声胜有声”!灵机一动,我很快凑成四句:“无声有声,夜雨秋灯。心随何往,数点青萤。”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当然不敢说是得了禅机。

下面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中最确切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点面结合手法描绘西湖雨中景色,先概括勾画出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再以西湖夜雨为点,重点突出雨中西湖之夜的奇特风光。

B.本文以苏轼咏西湖名句为总领,然后分别描绘西湖昼夜不同时辰“山色空潆雨亦奇”的美景。

C.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作总领,再以白日西湖雨景作缘引,然后着重描绘了西湖夜雨的“别有一番雅致”,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D.本文先以苏轼咏西湖的名句对西湖美景作概述,然后细致地描绘了白日西湖的绮丽风光和西湖夜雨的奇特壮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