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北齐律》:“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请分析材料并结合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文字反映了什么制度 从其内容看,主要包括哪两类罪行
(2)“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的行为属于上述十条中的哪一条犯罪 该项犯罪主要包括哪几类罪行
(3)此项制度在隋唐有什么发展 对中国法制史有何影响
答案
参考答案:(1)上述文字描述了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从内容上看,它主要包括两类罪行:一类是严重危害皇帝的人身安全、个人尊严及威胁统治秩序的犯罪行为,另一类是严重违背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
(2)“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的行为属于“不义”;该条犯罪主要包括杀本府长官与授业老师及夫丧违礼。
(3)《开皇律》在北齐“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十恶”罪名,并且修改成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十种犯罪行为,“十恶”在隋唐成为定制。
“重罪十条”自北齐确立以后,对后世封建立法影响极其深远。隋唐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十恶”定制,并为宋元明清历代所承袭。“十恶”制度作为封建法律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被规定于后世历代法典之中,世代相传直至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