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创建工作簿文件EX3.XLS,按要求在EX3.XLS中完成以下操作:
1.在sheet 1工作表中建立如下内容的工作表,并用公式求出每人的月平均工资,并为其添加人民币符号,全表数据15磅、居中,行高22,列宽15。标题倾斜加下划线、合并居中。工作表命名为“工资表”。

A B C D E F
1 工资表
2 姓名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月平均
3 孟东 2300 5720 3806 4886
4 刘刚 8700 7800 3806 7325
5 郑玲 5400 4500 7331 8326
6 谭丽 7600 7563 6758 4300
2.将工资表复制为一个名为“筛选”,的新工作表,在“筛选”工作表中,将月平均工资在 5000元以下的筛选出来,结果保存在EX3.XLS中。
3.将工资表复制为一张新工作表,将表中第6列删除,并在第4行添加一行,姓名为陈峰,表格中外框为紫色双实线,内线为粉色单实线,工作表命名为“修改”,结果保存在EX3.XLS中。

答案

参考答案:第1小题
①建立表格,输入数据。在F3中键入公式“=AVERAGE(B3:E3)”双击此单元格,出现公式,向下拖动右下角的实心方块填充到其他需要产生结果的单元格。
②选中全表,使用[格式]|[单元格]|[字体]命令,设置字号;在[对齐]选项卡中设置水平和垂直的对齐方式;在[数字]选项卡中选择[货币]|[货币符号]。使用[格式]菜单中分别选择[行]|[行高]和[列]|[列宽]输入数据。
③选中标题,单击工具栏上[倾斜]和[下划线]按钮。
④选中工作表标签“Sheet 1”,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重新键入“工作表”。
第2小题
复制表格,选中F2:F6,使用[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激活“筛选”命令。在此列的标题单元格下角出现的下拉选项巾选择[自定义],打开对话框,设置筛选条件。
第3小题
①选中第6列,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选中第4行,使用[插入]|[行]命令在此行上增加1行,键入数据。
②选中全表,使用[格式]|[单元格]|[边框]命令,分别设置[外边框]和[内部]的框线和颜色。修改工作表标签后保存。

综合题

(13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