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企业拟建设面向内部管理的ERP系统和面向外部客户的网络营销系统,并选择了某监理单位承担该项目的全程监理工作。监理单位介入项目后,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根据外聘专家组的意见,从众多的ERP厂商提供的解决方案中选择出两个方案备选。预计现金流量(NCF)(单位:千元)以及现值系数如下表所示(贴现率为10%)。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对方案的选择提出监理意见。 

事件2:网络营销系统的建设有两个方案备选,计算出的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对方案的选择提出监理意见。 事件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发现承建单位的需求调研和分析工作不到位,存在着重大的质量隐患,于是签发监理通知单报承建单位,责令承建单位整改。

问题2:在事件2中,如果这两个方案是互斥的(即同时只能选择一个方案)且无资金限量,你应该如何决策为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

选择项目A。

因为在无资金限量的情况下,利用净现值法在所有的投资评价中都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利用内部报酬率在互斥选择决策中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解析:

[问题2]

本题考查应试者综合运用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能力。

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有多个,那么在这些指标中哪一种方法更为有效呢本题考的是内部报酬率与净现值的比较与使用。在多数情况下,运用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但在如下两种情况下,有时会产生差异:①初始投资不一致,②现金流入的时间不一致;一个在最初几年流入的较多,另一个在最后几年流入的较多。尽管在这两种情况下使二者产生了差异,但引起差异的原因是共同的,即两种方法假定用中期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再投资时,会产生不同的报酬率。净现值法假定产生的现金流入重新投资会产生相当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利润率,而内部报酬率法却假定现金流入重新投资产生的利润率与此项目的特定的内部报酬率相同。参见下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按内部报酬率法应拒绝项目D而采纳项目E,如果应用净现值法则应采纳项目D而拒绝项目E。产生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内部报酬率法假定项目D前两期产生的现金流量(第一年和第二年的50000元)若进行再投资,则会产生与 17.28%相等的报酬率,而项目E前两期的现金流量(第一年和第二年的5050元)若进行再投资则得到24.03%的报酬率。与此相反,净现值法假定前两期产生的现金流量若进行再投资报酬率应当相当,在本例是14%,即资本成本。如上图所示,本例中两个项目的净现值曲线相交于16.59%处,我们把这一点称为净现值分界点。如果资本成本小于 16.59%,则项目D的净现值要大于项目E;如果资本成本大于16.59%,项目E的净现值大于项目D。因此,在资本成本为14%时,且没有资本限量的情况下,项目D虽然投资较多,但净现值也较高,可为企业带来较多的财富,是较优项目;当资本成本大于 16.59%时,不论用净现值法还是内部报酬率法,都会得出项目E优于项目D的结论。也就是说,净现值法总是正确的,而内部报酬率法有时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无资本限量的情况下,净现值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