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杜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2000年9月刑满释放。杜某于2003年4月18日在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某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支公司)以自己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投保了两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为16.4万元。2003年9月15号杜某找到黄某,劝说黄砍掉他的双脚,并承诺将所得高额保险金中的16万元用于偿还所欠黄某10万元债务本金及红利。黄某在杜某的多次劝说下答应。之后,由杜某确定砍脚的具体部位,由黄某准备砍刀、塑料袋等作案工具,在该市辖区内寻找地点,伺机实施。2003年6月17日晚9时许,杜某按事先与黄某之约在商量好的地点由黄某用随身携带的砍刀将杜某双下肢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部位砍断。之后,黄某将砍下的双脚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内,携带砍刀逃离现场,在逃跑途中分别将两只断脚、砍刀丢弃。杜某在黄某离开后呼救,被周围群众发现后报警,后被接警而至的民警送医院抢救。案发后,杜某向公安机关、支公司报案谎称自己是被三名陌生男子抢劫时砍去双脚,以期获得保险赔偿。后因公安机关侦破此案而未能得逞。经法医鉴定与伤残评定,杜某的伤情属重伤,伤残评定为三级。
问:(1)杜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有何法定量刑情节应当如何处罚
(2)黄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黄某与杜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答案

参考答案:(1)杜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198条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构成保险诈骗罪。本案中,杜某具有骗取保险金的故意。杜某在保险公司投保时就具备日后骗取保险金的主观目的。在投保以后,杜某作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伙同他人故意造成自己伤残,企图骗取数额特别巨大的保险金,其行为已构成保险诈骗罪。
杜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的未遂。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保险诈骗罪是结果犯,但结果犯仅是就犯罪既遂标准而言的。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系保险诈骗未遂。本案中,杜某意图通过使自己受到重伤的手段来达到骗取巨额保险金的目的。杜某已经报警并向保险公司谎称自己是被三名陌生男子砍去双脚,期望获得保险赔偿。这说明杜某已经着手实行保险诈骗。由于公安机关侦破此案,杜某并未获得保险金。由此,杜某的行为构成了保险诈骗罪的未遂。
杜某属于累犯。
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犯罪的犯罪人。杜某前后所犯两个罪即盗窃罪和保险诈骗罪都属于故意犯罪,且两罪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杜某再犯保险诈骗罪的时间在盗窃罪刑罚执行完毕后的5年以内。以上分析表明,杜某构成累犯。
以上杜某构成犯罪未遂和属于累犯都是法定的量刑情节。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综上,对于杜某应当根据保险诈骗罪并考虑两种法定量刑情节综合确定刑罚。
(2)黄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本案中,黄某对杜某实施了,暴力行为,用砍刀将杜某双下肢膝盖以下脚踝以上的部位砍断,造成杜某三级伤残,属于重伤。因此黄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黄某和杜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保险诈骗罪虽然由特殊主体构成,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及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黄某与杜某有过事前通谋并且与杜某配合实施了致使杜某重伤的行为,具有帮助行为。黄某的主体身份特征不充足决定了其不能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实行犯,但不影响其成为保险诈骗罪的帮助犯。因此,黄某和杜某能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同犯罪。此外,法律不能阻止任何人自伤、自残或自杀,更无法对任何实施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的人设定并追究其刑事责任(除非法律有特别的规定,如军人战时自伤、自残以逃避义务的)。所以杜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此黄某和杜某的行为也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

问答题

A和B注册会计师对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该公司2005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和债务重组行为,供产销形势与上年相当。该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05年度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1) XYZ股份有限公司拥有X有限公司80%表决权资本,故已按规定将该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XYZ股份有限公司将其为X有限公司提供货运服务事宜,在2005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本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部分披露为: 本公司为X有限公司提供货运服务,收费标准按向外单位提供同样服务所收费用的 120%计算。2005年度,本公司从X有限公司获得的货运服务收入为240万元,2004年度该项收入为180万元。 (2) XYZ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10月销售一批y产品,按规定在当月确认收入1000万元、结转成本900万元。由于质量问题,该批产品于2006年1月15日被退回。XYZ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06年1月24日。XYZ股份有限公司将该项销售退回事宜在2005年度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部分披露为: 本公司于2005年10月销售一批y产品,按规定在当月确认收入1000万元、结转成本900万元。由于质量问题,该批产品于2006年1月15日被退回,本公司因此将调整2006年1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资料二: 项目 金额(万元) 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360000 2005年度主营业务成本300000 2005年度利润总额 5160 2005年度净利润3618 2005年12月3l日资产总额 270000 2005年12月3l日股东权益 132000 其中:股本 80000资本公积22000盈余公积20800未分配利润 9200 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XYZ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516万元,审计工作于2006年3月16 B完成,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事项,下列事项中涉及上述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则就要考虑,如果不涉及则就不用考虑重要性水平。 (1) XYZ公司为A公司向银行借款7000万元提供担保,2005年11月,A公司因经营严重亏损进行破产清算,无力偿还已到期的该笔银行借款。贷款银行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XYZ公司承担担保连带责任,支付借款本息共8000万元。2006年2月lO日,法院终审判决贷款银行胜诉,并于2月25日执行完毕。XYZ公司在2005年度对该诉讼案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也进行了披露。 (2) 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2年7月l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做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当做为无形资产管理,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3) XYZ公司2005年度向其关联公司E公司出售废旧汽车一部,账面原价20万元,累计折旧19万元,双方协议价格0.8万元,账面价值与协议价格的差额0.2万元已计入当期损益。 (4) XYZ公司2005年1月独家开发房地产项目,由于所处地域房地产市场前景黯淡而于2004年12月停止开发。该项目截止2005年12月3l日的账面开发成本为9000万元,经 A和B会同其他有关专家实地查看、评估,该项目2005年12月3l日的可变现净值4800万元,XYZ公司在2005年度未作相应的处理。 (5) XYZ公司于2005年12月向D公司销售一批甲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该批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成本为1800万元,货款将于2006年4月收取,M公司按规定在2005年12月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由于质量问题,该批产品于2006年3月18日被退回,销售退回应退回的增值税已取得有关证明。A和B获此情况,于当日赴XYZ公司实施、完成了追加审计程序,确认了该销售退回事项,但未就2006年3月17至18日M公司是否存在可能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其他期后事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要求: 根据资料一你作为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请运用专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分别指出上述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根据资料二 (1) 对于上述5个事项,向XYZ公司分别提出何种审计处理建议若应当建议做出审计调整的,请列示审计调整分录(不考虑调整分录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期末结转损益类科目及对利润分配的影响,对审计调整分录能够列示明细科目的请予列示)。 (2) 对于上述5个事项,如果XYZ公司拒绝接受第1个事项审计处理建议,A和B应当发表何种审计意见请简要说明理由,并代为编制审计报告的意见段。或强调事项段。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