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教育机会均等。强调在教育上“使个人享自由平等之机会而不为政府、社会、家庭所抑制”。
(2)尊重个性和规律。要求在教育中尊重个人,从尊重儿童开始,教师必须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
(3)教育的平民化、普及化。“五四运动”时期,教育关注点的下移和重民是当时普遍可见的现象,提出必须坚持教育的“庶民”方向,打破以往社会有贵贱上下、劳心与劳力、治人与被治种种差别的阶级教育。
(4)教育的实用化。“五四运动”时期,一方面认识到教育对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适应的重要意义,从观念上解决了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学校内部须进行全面改革,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强调学生主动、创造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均须适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以求普通学校教育摆脱传统的束缚。“五四运动”时期的教育实用化对当今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5)教育的科学化。“五四运动”时期,民主主义者开始用科学的精神分析中国教育现状,指出要让科学内容和方法渗入社会各项事业,渗入教育,改变人民的态度和观念。现代教育改革仍需借鉴之。
(6)“五四运动”时期还促生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潮和改革运动,如平民教育运动、工读主义教育运动、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等等。这些思潮和运动是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与尝试,被其后的中国教育改革所吸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