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答:教学过程包括以下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1分)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1分)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1分)(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1分)①对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有许多争论,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1分)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1分)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他们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进入20世纪以来,两种争论趋于缓和,两种观点逐渐走向融合。(1分)②实际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于同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分)(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1分)①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1分)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1分)(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1分)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1分)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1分)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