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八年……六月丁卯诏日:“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两汉著受禄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釐改。朕……故 * * 旧典,始班俸禄。”
——选自《魏书·高祖纪上》
材料二:
(太和)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织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
——选自《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太和)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高祖从之。
——选自《魏书·食货志》
材料四: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迁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选自《魏书·高祖纪下》
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及你掌握的知识,叙述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整顿吏治。规定守宰的任期由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任期6年的年限;制定俸禄制度,改变地方长官“自筹”费用的惯例;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贪污、受贿或盘剥百姓者一律处死。
②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均田令规定丁男(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妇女受露田20亩、麻田5亩。实际受田时露田加倍,以备休耕。年满70岁时,还田于官,桑田为世业,不还官。奴婢受田数量与农民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每户限4牛。狭乡之民可迁往宽乡受田。
在颁布均田令的同时,又实行定额租税制(户调制)。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各纳相当于一夫一妇的租调。
③实行三长制。这是为控制户籍,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 * * 制度。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
④迁都洛阳。为摆脱鲜卑贵族保守势力对改革的干扰,把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改变了过去对中原遥控的局势,有利于统治整个国家。
⑤改易习俗。易鲜卑服装为汉服。规定在朝廷上使用汉语。迁入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改汉姓,定门第等级,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鼓励皇族和鲜卑贵族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