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考核所得税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10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项:
(1)2010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00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零;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400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0年9月5日,甲公司以24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至12月3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税,在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甲公司于2008年购入的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800万元,采用成本法核算。2010年10月3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至12月31日,该项投资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税法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4)2010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800万元,至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度税前扣除。
(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600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
②甲公司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3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存在其他差异。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
(1)确定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并计算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将相关数据填列在“甲公司2010年末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内。

甲公司2010年末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项 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收账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其他应付款
合计
(2)计算甲公司2010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3)编制甲公司2010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参考答案:(1)

甲公司2010年末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项 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收账款 24000-2000=
22000
24000 2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600 2400 200
长期股权投资 2800 2800
应收股利 200 200
其他应付款 4800 30000×15%=
4500
300
合计 200 2300
(2)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2300万元,应保留递延所得税资产=2300×25%=575(万元);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得税影响应计入资本公积,因此,2010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0-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0)-(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575-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650)=75(万元)
(3)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200×25%=50(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
2010年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3000+计提减值2000+业务宣传费超标300+分得现金股利200)-弥补的亏损2600]×25%=625(万元)。2010年所得税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7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25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