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二(20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系统集成商A与生产型企业B签订了一份企业MIS(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合同,合同已执行到设计和开发阶段,由于企业B内部组织结构调整,可能会影响核心业务的流程。集成商A提出建议,合同暂停执行至新的组织结构确定之后。双方经过会议协商和沟通,同意上述建议,后续工作再另行协商确定。6个月后,企业B组织结构基本确定,要求继续执行合同,并表示可将工期延后6个月。但集成商A原来参与项目的部分人员离职,新的项目组成员对该项目不熟悉,通过仔细阅读原来的需求文件还是无法完全理解MIS系统的需求。同时,由于企业B组织结构的调整导致原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不得不重新进行所有的需求调研。项目继续开展了1个月后,集成商A提出需要增加合同费用,理由是新的需求导致工作量增加,软件系统需要重新开发。但企业B认为需求变更是正常的,集成商A之所以工作量增加也是由于原来的项目文档保留不完整,并且人员更换等原因造成的。双方未就合同变更达成一致,陷入僵局。随后,企业B考虑是否使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但发现整个合同执行过程的备忘录和会议记录都没有,无法提出直接的证据材料。
[问题1](4分)请结合案例分析在合同管理和文档管理过程中集成商A和企业B共同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1)合同中缺少必要的项目需求描述及违约责任约定。 (2)合同执行过程中没有做好记录保存工作(或合同档案管理不规范)。 (3)缺少事先约定的合同变更流程。 (每项2分,最多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项目合同管理的相关知识,考生可以参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13章“项目合同管理”中的相关内容,再结合实际项目管理经验和案例背景说明综合分析后予以作答。 [问题1] 是一道简答题,考查的是建设方和承建方在合同管理以及文档管理方面存着的问题。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签订管理、合同履行管理、合同变更管理以及合同档案管理。 合同签订管理包括:(1)签订合同的前期调查。(2)合同谈判和合同签署。 为了使签约各方对合同有一致理解,建议(1)使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合同格式,(2)为避免因条款的不完备或歧义而引起合同纠纷,系统集成商应认真审阅建设单位拟订的合同条款。除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外,其他合同条款都应与建设单位在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基础上进行约定。 对“合同标的”的描述务必要达到“准确、简练、清晰”的标准要求,切忌含混不清。最好把合同条款定得明确而严密些。 合同履行管理包括:(1)合同执行。(2)合同纠纷处理。 合同变更管理是指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由于合同双方现实环境和相关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出现合同变更,而这些变更必须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适当地加以处理。如果某一方不理解合同条款,或不严格执行合同条款,那么该方会发生额外的代价以完成额外的工作任务。 合同变更的处理由合同变更控制系统来完成。合同变更控制系统包括文书记录工作、跟踪系统、争端解决程序和授权变更所需的批推级别。合同变更控制系统是项目整体管理控制变更的一部分。任何合同的变更都是以一定的法律事实为依据来改变合同内容的法律行为。 按照合同签约各方的约定,合同变更控制系统的一般处理程序如下。 (1)变更的提出。合同签约各方都可以向监理单位(或变更管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的合同变更请求。 (2)变更请求的审查。合同签约各方提出的合同变更要求和建议,必须首先交由监理单位(或变更管理委员会)审查后,提出合同变更请求的审查意见,并报业主。 (3)变更的批准。监理单位(或变更管理委员会)批准或拒绝变更。 (4)变更的实施。在组织业主与承包人就合同变更及其他有关问题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由监理单位(或变更管理委员会)正式下达合同变更指令,承包人组织实施。 “公平合理”是合同变更的处理原则,变更合同价款按下列方法进行。 (1)首先确定合同变更量清单,然后确定变更价款。 (2)合同中已有适用于项目变更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3)合同中只有类似于项目变更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 (4)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项目变更的价格,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确认后执行。 合同档案管理,亦即对合同文件的管理,是整个合同管理的基础。它作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是被统一整合为一体的一套具体的过程、相关的控制职能和自动化工具。项目经理使用合同档案管理系统对合同文件和记录进行管理。该系统用于维持合同文件和通信往来的索引记录,并协助相关的检索和归档。合同文本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对合同文本进行管理是档案法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合同文本管理还包括正本和副本管理、合同文件格式等内容。在文本格式上,为了限制执行人员随意修改合同,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打印文本,手写的旁注和修改等不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