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定项选择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小学三年级时,父母离异,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其父后来再婚后又有了一个妹妹,他不喜欢继母和妹妹,恨自己的爸爸,也很少和母亲联系。父亲每周看他一两次,对他管教很严,只知逼他学习,却很少和他沟通。因为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但他不以为然,认为学习好的同学品行都不好,而学习不好的同学心眼好。他不喜欢学习,觉得人活在世上用不着那么辛苦,还要上大学、考研,觉得轻轻松松活着挺好,顺其自然,以后能考上职高,学门技术也可以活得很好。但面对老师、家长的批评,也感到精神紧张、忐忑不安,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经常有报复父母的心理,觉得自己有这种想法非常可怕,简直是没有良心,但又控制不住,故来咨询是否自己心理有问题。如有问题,要让父亲知道这是他逼出来的。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居住在爷爷奶奶家,老人疼爱孙子,生活上照顾得很周到,管教较少,对学习成绩不太在意。父亲管教方式粗暴,求助者性格外向,生活懒散,控制力较差。对求助者进行了WAIS-RC测验,结果如下:

选择与求助者谈话方式时应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

A.年龄特征 

B.性别特征 

C.文化特征 

D.性格特征

答案

参考答案:A, C, D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9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65210亿元,建筑业增加值869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其中,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2148亿元,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15250亿元。与2004年全国GDP年快报核算数相比,按经济普查资料计算的G。DP总量增加了23002亿元,提高了16.8%。其中,第一产业因不在这次普查范围内,数据变化不大,重新核算后增加了1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加517亿元,提高了0.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297亿元,提高了48.7%。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有93%是第三产业引起的。造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较多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料来源的增加。经济普查覆盖了第二三产业所有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大大补充了以往常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的私营、个体服务业资料以及大量的新兴服务业资源,如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卫生传输服务业、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通过经济普查,进一步查清并补上了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漏统的部分。

2004年GDP重新核算后,与年快报数相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第一产业比重由原来的15.2%下降到13.1%,下降了2.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由原来的52.9%下降到46.2 %,下降了6.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由原来的31.9 %上升到40.7%,上升了8.8个百分点。

重新核算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服务业在经济整体中的份量不像原来估计的那么低,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功不可没。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目前的三次产业结构比原来核算的要合理得多,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矛盾依然存在。

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多,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主要是普查的资源来源比以前大大增加

B.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以前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C.主要是这次普查更进一步地摸清了第三产业漏统的部分

D.主要是这次普查大大补充了以往常规统计中难以准确全面反映的私营、个体服务业资料以及大量的新兴服务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