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努力,成绩名列前茅,是多年的三好学生和班干部,经常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高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班里同学都是各地来的尖子生,他的成绩只排在中下等水平,心里很失落,暗下决心要把名次提上来。但事与愿违,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他的名次没升反而下降了,甚至还出现了不及格。为此父母极为严厉地批评了他,他也觉得自己很没用,感到自己很没面子,老师不重视他,同学们也都看不起他。因此情绪低落,内心苦恼、焦虑。他觉得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爱他、关心他了。班长是一位女同学,对他学习、生活等很关心。他也愿意和班长讲讲自己的心里话,自己感觉喜欢上了班长,于是鼓足了勇气,表达了爱慕之情,但班长明确告诉他自己有男友,不能接受他的感情。初次恋爱就失败,他感受到了失恋的痛苦。兴趣明显下降,慢慢的不愿与人交往,整日没精打采、闷闷不乐。近半年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头昏、头痛,晚上入睡困难,全身疲惫不堪。记忆力大不如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现在学习成绩已排到班里的倒数几名,父母、老师和同学都注意到了他的问题,多次帮助他。但他觉得很无助,自己觉得没什么希望,这学期已无法上学。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是大学教授,对他要求严格,非常重视他的学习成绩,希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学将来继承他们的事业。求助者初二时,因课间和同学在讲台上打乒乓球被老师严厉批评并一同被罚站,当时觉得很丢人,留下心理阴影。求助者性格内向,从小争强好胜,追求完美,但心理承受能力差。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
参考答案:
咨询效果评估可以采用以下六个维度进行: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自评)。尽管这一指标是主观的,但却是评估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指标之一。求助者因为存在具体或心理问题,前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求助者自己可以感到心理问题或症状是否有了缓解或改变。例如,求助者原来认为自己害怕的事物现在不再害怕了,原来无法接受的现实现在开始正视了,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上升了。
(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求助者原有心理问题影响到社会功能,经过咨询,求助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了。例如,开始正常上班、上学,可以与人正常交往相处,工作、学习效率提高,等等。
(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他评)。例如,他人报告求助者不再乱发脾气、摔东西,与父母或孩子的关系融洽了。
(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例如通过咨询,求助者某些心理症状的量表分数得到改变,表明咨询取得了哪些效果。
(5)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根据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在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如自我评价更积极、敢于面对困难,等等。
(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原来困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症状的改善情况也可以是评价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例如,求助者因为离不离婚的问题心理上非常焦虑,也表现出入睡困难等躯体症状,通过咨询,求助者解决了内心冲突问题,焦虑症状缓解了,入睡时间缩短了,这也能作为评估咨询效果的维度或指标。 以上评估咨询效果的维度或指标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为了避免出现偏差,应尽可能多地从多个维度或指标进行评估。需要说明的是,评价的内容应以咨询目标为主,只有目标内容的改善,才是咨询的直接成效。例如,求助者因社交恐惧前来求助,最初商定的咨询目标是:第一,将焦虑减到原来的50%左右;第二,增加人际交往,为60分钟/天。经过数次咨询后,求助者自信心增强,但仍然存在社交恐惧,焦虑减轻到原来自我体验的70%左右,人际交往只增加到40分钟/天左右。这说明咨询对求助者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一定的咨询效果,但没有达到预期的咨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