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当代世界出现了哪几种教育思潮。

答案

参考答案:

20世纪被誉为教育改革的时代。从起源于19世纪末期、在20世纪初期达到高潮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新教育运动,到两次世界大战对教育的影响;从战后各国教育的恢复与重建,到60年代以后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从80年代世界各国新一轮教育改革运动的兴起,到90年代人们对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和对21世纪教育的期望,世界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新一轮国际竞争转向知识经济,各国教育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从而掀起了新理论教育改革的热潮。 

(1)20世纪50到60年代进行了一次教育改革,以美国为代表。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这是美国战后首次颁布的教育大法,为教育改革确定了方向,改革的重点是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大量新的科学知识,特别重视改善外语、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学,重视天才教育并扩充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特征是: 

①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②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引发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报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建议,认为只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人们再也不能通过刻苦学习而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是需要通过终身学习体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即学会生存。从此,终身教育在整个世界范围尤其在发达国家流行起来,成为改革成人教育和学校教育并使之一体化的基本指导理论,并在日本等很多国家占据了教育改革中的指导理论地位。报告还指出,教育应扩展到人的整个一生,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发展和个 * * 利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并明确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 

(2)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6次会议,主题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引发了第三次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于是,各国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被作为重要方针予以贯彻。与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在中等教育阶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和渗透成为发展的趋势,目的是缩短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使教育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聚焦于知识经济。由于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教育为基础,所以,科学与教育兴国成为所有发达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基本国策。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促使许多国家在改进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新一轮改革。 

主要表现是:第一,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第二,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第三,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第四,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第五,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