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学校规章制度建设问题。党支部书记提出,根据依法治校的精神,对学校规章制度要进行全面修订,这次修订要求制定得严一点还是宽一点,请大家讨论,定个调子,让各部门根据这个调子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
规章制度是严点好还是宽点好,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规章制度就是要从严、从细,越严越细越能堵塞漏洞。有人认为出问题就说这个制度有漏洞,不科学,规章制度靠人来操作,关键是人的素质问题,高素质的人就是没有制度约束,也不会出问题。制定制度要建立在对同志基本信任的基础上,并不是说制度越严越好,把什么都定的很死,不利于发挥责任人的作用,用给责任人一点负责的空间。双方争持不下。
以人性假设理论为依据,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说明你的理解和看法。
参考答案:(1)我们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主要是要防止两方面的极端倾向,案例中提到的严和宽的问题。
(2)认为制定规章制度一定要从严从细,每件事都要做刚性的规定,并以处罚为主,这显然是经济人的假设,对学校教师是不适用的,也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3)另一种则认为人都是自觉的,制度可以宽泛,或者不要,人可以自行管理,这基本上是自我实现人性假设,这是理想化的。
(4)我们应该知道,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和自我实现人假设,虽然都有合理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一切人。比较好的,接近我们现实的是复杂人性假设。学校的规章制度既要有刚性的一面,又要有其灵活性和弹性。大的原则是刚性的,在此基础上要有弹性。不要走两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