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四、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1952-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68元提高到311元,提高了8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47.8%,年均增长1.5%。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增长4.1%;比1978年的311元增长35.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
从收入七分组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最低收入户1985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456元,到2008年提高到4533元,年均增长10.5%;中等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724元提高到10345元,年均增长12.3%;最高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3元提高到26982元,年均增长14.6%。
按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七分组生活消费水平比较 单位:元/人

最低收入户10%低收入户10%中等偏下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等偏上户20%高收入户10%最高收入户10%
1985年4565516277248309631163
1990年73296710981275145716852021
2000年2540327539484795589571029251
2005年311142955574730894111210319154
2008年45336195799410345133171788826982
2008年比1985年增长(倍)8.910.211.713.31517.622.2
1985-2008年年均增长(%)10.511.111.712.312.813.514.6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3年的348.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487.7亿元,增长281.5倍,年均增长10.8%。其中,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68.6倍,年均增长15.2%;197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6亿元,比1953年增长3.5倍,年均增长6.2%。

下列哪个阶段,城镇居民中等偏下户的消费支出增幅最大( )

A.1985-1990年

B.1990-2000年

C.2000-2005

D.2005-2008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由于四个数据差别较大,利用估算法即可。1990-2000年,城镇居民中等偏下户的消费支出增长了3倍左右,其他阶段均不足1倍,注意本题问的并不是“年均增幅”,不用考虑阶段的长短,只要看第一年与最后一年的商就可以了。故而本题正确答案为B。

单项选择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连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责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责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为政清静,不严而
肃:恭敬
B.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
堪:忍受
D.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