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工作流管理技术在BPR中的应用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指对企业的业务过程进行重新思考和再设计,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性能。而工作流管理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和协调复杂活动的执行,以及人与应用软件之间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目前已经成为实施BPR时最广泛采用的技术之一。
请围绕“工作流管理技术在BPR中的应用”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详细论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BPR项目的主要实施步骤,以及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二、BPR项目的主要实施步骤及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实施BPR的主要实施步骤可以划分为项目规划、过程建模、过程优化、系统实施和项目评价5个阶段。 (1)项目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企业经营规划(包括企业的近期和远期发展战略)以及BPR的目标。 (2)过程建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准确描述企业现在的业务过程,建立业务过程模型,过程建模是业务过程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基础。 (3)过程优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建立的业务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和优化企业的业务过程。优化时,首先要考虑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4)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优化的过程模型,在企业中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改造原有的业务过程,并重新建立与新的业务过程相匹配的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人员培训,从而完成经营过程的改造。 (5)当系统实施完成后,还要对新的经营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过程进行再次完善。 2.工作流管理技术能够较好地支持BPR中的过程分析、过程优化、系统实施和项目评价4个阶段。 (1)企业工作流模型的建立。企业工作流模型由组织视图、资源视图、过程视图和信息视图构成。建立工作流模型的步骤包括:收集过程数据、建立企业业务过程的较抽象的过程视图、建立企业的组织视图、建立企业的资源视图、定义活动的细节信息和建立企业的信息视图。考生需具体地说明每个步骤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2)企业工作流模型的分析和优化。比较常见的分析方法有what-if分析法和仿真分析法。 what-if分析法是先假设某些条件成立或者假设某个业务时间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活动的执行情况以及工作流模型的运行性能。what-if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分析简单过程,发现模型中存在的瓶颈、死锁等问题。 工作流模型仿真的目的是定量地分析企业业务过程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仿真结果可以作为业务过程评价、过程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的依据,也是企业进行决策的可靠基础。 考生需明确指出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并举例说明是如何进行分析与优化的。

单项选择题 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