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二、演绎推理

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S企业与J企业生产和销售一样的仪表,S企业和J企业中员工的工资都占生产仪表成本的40%,S企业正在寻求强于J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为达这个目的,S企业应该降低员工的工资。 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将最能削弱上述论述

A.因为他们生产少量的精密仪器,仪表制造商们不能在原材料上获得批量折扣

B.工资降低会降低员工工作质量,继而导致销量下降

C.J企业去年抢走了S企业20%的生意

D.S企业付给它的员工的工资,平均说来,比J企业高10%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工资降低”斗“降低员工工作质量”→“导致销量下降”,继而公司的销售额会下降。所以B项无法达到提高公司竞争优势这一根本的目的。

选择题
问答题

以下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材料: 材料1 1998年到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从23.8万户减少到15万户,减少了40%;实现利润从213.7亿元提高到4951.2亿元,增长了22.2倍;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从14.9万亿元增加到19.7万亿元,净资产从5.21万亿元增加到 8.36万亿元。1998年到2003年,我国进入世界 500强的企业由3家增加到15家,其中内地的14家企业全部是国有企业。 1995年到2003年,国有中小企业由24.5万户下降到14.7万户,减少了9.8万户;实现利润由22. 8亿元提高到1968.2亿元,增长了85.3倍。 摘自2004年09月29日09:31人民网-人民日报 材料2 截止2002年7月,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按销售收入计算所占的比重分别为:石化69.3%,石油92.1%,电力90.6甲o,汽车72.0%,冶金64.4%,铁路83.1%,兵器95.5%,船舶与航空航天84.5%。 摘自《人民日报》2002年12月2日 材料3 在改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演绎为“国退民进”,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有的采用下指标、派任务、定时限、赶进度的做法,用搞运动的方式要求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有的把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卖”,改制方式单一;有的把国有企业当作包袱急于甩掉,一卖了之,损害了出资人、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引起职工的不满和各方的关注。 摘自2004年09月29日09:31人民网—人民日报 材料4 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 * 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5 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监管的国有资本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等的监管制度。 摘自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 * * 关于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1和材料2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发生的变化和现状。 (2)根据材料3分析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面临和出现的问题。 (3)结合材料4和材料5分析今后国有资产改革坚持的原则和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