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对下面的桌面、部门以及企业骨干以太网进行升级,详细叙述每一步的具体做法,写出每一步所用的设备以及通信介质。

答案

参考答案:桌面以太网的升级:包括两种做法,其一是保留桌面计算机的10M网卡,而将10M Hub换成10M以太网交换机,从而使原来共享式以太网升级为交换式的,这样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实际工作带宽。其二,把原来10M工作组交换机换成10/100M交换机,同时把需要升级的计算机的网卡换成100M的,使桌面以太网成为100M的快速以太网。
部门以太网的升级:包括两种做法,其一,在原来的部门交换机中插入千兆以太网模块,部门交换机通过该模块上联至企业交换机。其二,当部门交换机不支持千兆模块时,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替换100M的部门交换机,使部门以太网成为千兆以太网。
企业骨干以太网升级:企业骨干以太网升级的简单做法是用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替换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升级后以太网的结构(结构图可以不画,但需要说明升级后设备之间的连接介质的升级)
[*]

问答题 简答题
填空题

[说明]

已知某二叉树的非叶子节点都有两个孩子节点,现将该二叉树存储在结构数组Ht中。节点结构及数组Ht的定义如下:

#define MAXLEAFNUM 30

Struct node

char ch;

char *pstr;

int parent;

int lchild, rchiid;

;

Struct node Ht[2 *MAXLEAFNUM];

该二叉树的n个叶子节点存储在下标为1~n的Ht数组元素中。例如,某二叉树如图8-26所示,其存储结构如图8-27所示,其中,与叶子节点a对应的数组元素下标为1,a的父节点存储在Ht[5],表示为Ht[1].parent=5。Ht[7].parent=0表示7号节点是树根,Ht[7].lchild=3、Ht[7].rchild=6分别表示7号节点的左孩子是3号节点、右孩子是6号节点。

如果用“0”或“1”分别标识二叉树的左分支和右分支如图8-26所示,从根节点开始到叶子节点为止,按所经过分支的次序将相应标识依次排列,可得到一个0、1序列,称之为对应叶子节点的编码。例如,图8-26中a、b、c、d的编码分别是100、101、0、11。

函数LeafCode(Ht[],n)的功能是:求解存储在Ht中的二叉树中所有叶子节点(n个)的编码,叶子节点存储在Ht[1]~Ht[n]中,求出的编码存储区由对应的数组元素pstr域指示。

函数LeafCode从叶子到根逆向求叶子节点的编码。例如,对图8-26中叶子节点a求编码的过程如图8-28所示。

[函数]

typedef enum Status ERROR, OK Status;

Status LeafCode (Struet node Ht[], int n)

int pc, pf;

int i, start;

char tstr[31]=’\0’);

for(i=1; (1) ; i++)

start=29;

pc=i; pf=Ht[i].parent;

while(Pf!= (2) )

if( (3) . lchiid==pc)

tstr[--start]=’0’;

else

tstr[-start]=’1’;

pc= (4) ; pf=Ht[Pf].parent;

Ht[i].pstr=(char*)malloc(31-start);

if(!Ht[i].pstr)return ERROR;

strcpy(Ht[i]. pstr, (5) ;

return OK;

(2)处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