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认为,教育应该增进受教育者的幸福,这种观点可能比教育应该以追求知识本身为目的的观点更有市场。大多数人认为教育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利益。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这种观点对基础教育改革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我基本同意怀特的观点。教育一方面应该给受教育者带来幸福,这是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另一方面也要让受教育者学到应有的知识,这是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这里面涉及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学认为,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一般有两种: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 ①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们就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培养拥有什么知识的人才。这样,人成了知识的奴隶。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的极端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个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②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个人接受教育是为了个人未来的幸福。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视为教育目的根本,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乏进步意义。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促进入的解放,使教育者回归到人间,起了重大的历史奠基作用,在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直到今天,也不失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日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倾向极易在现实中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因此,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中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③总之,单纯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都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为社会建设服务的知识、才能和本领,而且也应该满足自己对幸福的追求。 (2)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 教育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幸福的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意义重大。 ①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多倾向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极少考虑学生的个人幸福。这一观点有利于我们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 ②在课程改革中,考虑学生的主体性,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③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水平,使用多种评价标准,扭转片面应试教育的不良现象,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让更多的学生更好更快地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