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非传统学校奥龙小学》
苏珊博士(美国奥龙小学校长、黑人妇女)说:“76年前就在这里建立了非传统小学。课堂上我们教什么呢自信心。4岁孩子就应有责任感。这里不打铃,外面一没人,学生就能回教室上课;每个人只叫名不叫姓,校长也一样,重在按个人特点和能力而不是按地位来区别,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大家都是社区一员;每个孩子都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里的老师组织能力非常强,注重给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在各种选择中做出抉择,并善于自我评估。”学生每天都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经选择确定选题。每天的协调人都调换,人人都有机会领导别人。这所学校的编班很有特色;1年级7个班,2~3年级7个班,4~5年级5个班。苏珊认为,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关键并不在于年级,而在于他们的进步。学生的发展应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有一个研究小组,由苏珊和校心理医生、校外专家组成,研究每天用于这三方面教学内容的分割,而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都不能超过总量的一半。该校有留级制度,但全年级仅1~2名。有一位低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可能达到7年级水平,但苏珊认为对他不能拔苗助长,因为这个孩子的情感和社会性仍然需要发展,还是把他留在原来班级比较好。当我们谈到按不同程序区别对待学生时,她很认真地说:“请把门关上,千万不能让学生知道我们在区别对待他们。”奥龙小学因地制宜,借美国航天局离学校近的优势,开展了5个月的太空探测课题,并请航天局专家担任课题指导,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活动很简单,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持久的观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态度,确实是很好的方法。
问题:
非传统学校奥龙小学在教学管理上有什么特点 |
参考答案:
在当代教育中,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或师生遵循一定的准则,通过计划、组织、安排、督导和预期等活动,适当而有效地处理班级中的人、事、物等各项业务,以发挥教学效果,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育人,管理的项目涵盖人、事、物等内容,管理方式要符合教育的原理,管理决策是师生双向互动的结果。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近年来,班级管理的研究又日益受到重视。原因有二:一是教育本身是在团体中形成的社会现象,团体成员通过班级中的人际交往,可以更容易、更强烈地接受相互影响和感化;二是班级团体内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左右着班级中儿童的学习活动。 美国基础教育倡导营造民主氛围和宽松环境,树立学生信心,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非传统学校奥龙小学就是典型的个案。这个学校在教学管理上有以下特点: (1)在教学管理上公平对待学生,重在按个人特点和能力而不是按地位来区别,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自信、个性发展及创造性。每个孩子都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样就开启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 (2)同时,教学管理气氛轻松。众多教学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具体的由孩子凭想象去做。学生每天都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经选择确定选题。注重给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在各种选择中做出抉择,并善于自我评估。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有的不伦不类甚至荒诞,但毫无思想制约,体现并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在学生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从不说“不行”、“错了”之类的话,而是说“做得很好”、“再试一试”等鼓励的话。 (3)在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孩子都是学校的一员,学生所在班级都没有指定的班长,而是由班上同学每天轮流当“干部”,人人都有机会领导别人,每天的协调人都调换,负责班里当天的所有事务。他们之所以如此兴奋和负责,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一天他是班上最重要的学生,也是班上的中心人物。而且,这种机会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天”。这样可以培养一个孩子的“领袖”意识及实施管理的自信。 (4)奥龙小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认为,学生的发展应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奥龙小学的教师研究每天用于这三方面教学内容的分割,而各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都不能超过总量的一半,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原理的认识和运用。 总之,非传统学校奥龙小学视班级课堂教学为促进师生个性社会化的主要阵地,集体教育发挥作用的地方,不仅重视个体的发展,而且充分利用厂教学的集体教育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