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朋友从网络上传来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解析彩虹》中译本书稿嘱评。其中提到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
这位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的声音在当代也会产生回响。自古以来,明月为诗人所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民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神话:玉兔舂米、吴刚伐桂、嫦娥奔月,千古流传,脍炙人口。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照片显示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吴刚、嫦娥、桂花树等全属子虚乌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原来是李商隐自作多情!
他们还可以举出更多这类事情,来证明科学的所作所为是焚琴煮鹤!
对此我有话要说,试就上述二例剖析之。
雨过天晴,彩虹当空,艳光四射,确实非常美丽。牛顿的分光实验揭开了彩虹之谜 一原来是太阳光折射所致。虹桥、天梯、霓裳羽衣等美丽的联想随之褪色,难怪有人感到失望而责怪牛顿,这是一方面。但还要看到另一方面:牛顿的实验开光谱分析之先河,从此以后,科学家利用这个工具,发现了科学世界中前所未见之旷世奇美。
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在弥漫太空的星云中找到了有机分子。这一重要发现说明,茫茫天宇到处潜藏着生命的种子,原来我们并不孤独。套用王勃的话可谓:宇内存知已,天外若比邻。这不是也颇有诗意吗
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还发现,遥远星体发出光线之光谱有所谓“红移”——光谱朝波长较长的红端移动,据此先后提出了宇宙膨胀说及宁宙起源大爆炸说。后者告诉人们:原来大干世界诞生于一百多亿年前,太初时是一团灼热的熊熊烈焰。这与盘古在混沌中开天辟地的神话异曲同丁。宇宙大爆炸的威武雄壮瑰丽奇美难道比不上区区彩虹
“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令人扫兴;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他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每当想起这句名言,心中就涌起一股不可抑制的激情——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一步好大啊!由登天而激发出的灵感难道还不足以补偿失玉盘之憾吗苏东坡泉下有知,一定会写出更精彩的诗篇,使他的《水调歌头》不致成为千古“绝”唱。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东隅”和“桑榆”在文中各有所指,所列材料全都属于“东隅”范围的一项是: ①乘坐俄国太空舱,日绕地球十六圈。 ②从宇宙飞船到太空港,中国航天越飞越高扬。 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④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⑤九霄云外处,展开“太阳镜”。人工可照明,此乃人造月。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①②⑤属于科学发展的范畴,是文中“桑榆”所指内容,其余都属于“东隅”所指内容。

问答题

下面是资本周转的有关材料:
[

材料1

]
贝塞麦、西门子、吉耳克里斯特一托马斯等人新发明的炼钢法,以较少的费用,把以前需时很长的过程缩短到最低限底。用煤焦油提炼茜素或茜红染料的方法,利用现有的生产煤焦油染料的设备,已经可以在几周之内,得到以前需要几年才能得到的结果。茜草生长需要一年,然后还需要让茜根长几年,等茜根成熟,才能制成染料。
                                            ——摘自《资本论》第三卷上,85页
[

材料2

]
1874年,运往东亚的商品的流通时间,至少还需要十二个月,现在已经减少到十二星期左右。1825年到1857年期间的两大危机策源地,美国和印度,由于交通工具的这种变革,同欧洲的工业国家靠近了70%到90%,因而失去了这两个危机策源地的爆发能力的大部分。
                                             ——摘自《资本论》第三卷上,85页
[

材料3

]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工业企业闲置资产的平均比例已超过60%,也就是说目前只有1/3的资产在真正为社会创造财富。2/3的闲置资产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相反还在严重地影响企业的收益。
                                               ——摘自《研究与探讨》摘要
[

材料4

]
襄樊内燃机车工厂物资处强化效益意识和市场观念,坚持科学管理,变生产经营为资产经营,1994~1997年4月期间,通过全处职工共同努力在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方面取得了好成绩。1994年库存为247.87万元,1997年平均库存从年度来看为139.86万元,降低了108.01万元,降低率为43.6%;从资金周转天数来看,1994年为232.26天,1997年为132.35天,1997年比1994年减少了99.91天。
                              ——摘自铁道物资科学管理,《降低物质库存,加速资金周转》1998年第6期
请回答:
(1) 材料1和材料2反映了什么问题。
(2) 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
(3) 结合材料1~3,阐述材料4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