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 )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

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光谱效应

D.生物进化论

答案

参考答案:A,B,D

解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辨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9分)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治官舍治:治理

B.其占为有年有年:丰年

C.既而弥月不雨弥:满

D.农夫相与忭于野忭:高兴、喜欢小题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喜雨”情感的一组是( ) 

①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②商贾相与歌于市      ③于是举酒于亭上

④造物不自以为功          ⑤而吾亭适成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从为喜雨亭命名写起,到最后又收束在喜雨亭的命名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文笔酣畅。

B.第二段写百姓的忧喜,其间却蕴含着作者的忧喜,体现了作者与百姓休戚相关的情感。

C.最后一段,作者热情歌颂了太守、天子,乃至造物、太空,表达了他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的政治理想。

D.文章渲染了一种“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心情,表现了苏轼百姓富乐官员才能安逸的思想。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4分)

译文:                                                                  

⑵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2分)

译文: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2分)

译文:                                                                  

⑵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分)

译文: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