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8条规定:“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国家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从结构上看,这一法律规则缺少什么?()

A.假定条件

B.处理

C.法律后果

D.行为模式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法律规则依“三要素说”即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要素构成。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则要求的作为和不作为;法律后果则指作出符合或违背法律规范行为时,应承担肯定或否定的法律后果。题干中的法律规则具备了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要素,缺乏的是假定条件。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1.妈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的目的是什么?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妈妈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子里静极了”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有什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