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拟举办一场主题为“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的专题展,展览分为三个展区,现邀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展区的布置。
展区一:如图,回眸——外交家的风采
(1)请你写出图片所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①
②
③
展区二:反省——
(2)根据提示,填写完成表格。
条约 背景 影响
①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②
(3)请为展区二确定一个主题。
展区三:展望——发展中的外交
【时事链接】 2012年5月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抵达旧金山,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梁光烈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时强调,中美关系过去40年的发展历史表明,中美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4)中美关系40年的发展历史从哪一事件开始?
(5)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将一如既往的遵循什么原则?
(1) ①玄奘西行(2分);②郑和下西洋(2分);③万隆会议(2分)。
(2) ①《南京条约》(2分);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弱国无外交(或屈辱的外交)。(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4)1972年尼克松访华(1分)。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题目分析:(1) 展区一的三位人物分别是玄奘、郑和和周恩来,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①玄奘西行;②郑和下西洋;③万隆会议。
(2)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展区二反映的都是近代中国遭到列强的侵略,其主题可以概括为弱国无外交(或屈辱的外交)。
(4)中美关系40年的发展历史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的。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将一如既往的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学生还要知道,玄奘西行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玄奘是第一个把天竺的佛教、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的人。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成祖朱棣时期,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5年,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一部分。1953年周恩来在与印度政府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