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股份有限公司为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6年年度报告在2007年3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在2006年年报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发现了下列情况:
(1)2006年12月31日华夏公司拥有A公司80%的股权,A公司资产总额 4000万元,负债总额4500万元,因资不抵债生产经营处于困难境地,为此,华夏公司决定不将A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为帮助A公司摆脱困境,华夏公司董事会决定在2007年再投入2000万元对A公司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A公司产品的竞争能力。
(2)2006年7月1日华夏公司销售一台大型设备给B公司,采取分期付款方式销售,分别在2007年6月末、2008年6月末和2009年6月末各收取1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共计3000万元。华夏公司在发出商品时未确认收入,经询问,华夏公司将在约定的收款日按约定收款金额分别确认收入。已知该大型设备的成本为2100万元,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华夏公司在发出商品时的账务处理是:
借:发出商品 2100
贷:库存商品 2100
(3)2006年10月1日,华夏公司用闲置资金购入股票450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至年末该股票的收盘价为420万元,华夏公司将跌价损失冲减了资本公积30万元。华夏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30
(4)2006年6月30日,华夏公司支付现金800万元购入用于出租的房屋,将该房屋作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华夏公司购入时的账务处理是:
借:投资性房地产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2006年末该房屋的公允价值为850万元,华夏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 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将下半年租金收入6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60
贷:投资收益 60
经了解,华夏公司处于偏僻地区的出租用房屋,因无法取得公允价值而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在成本模式下,房屋的折旧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5)2005年1月,华夏公司支付2000万元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因摊销年限无法确定,未对该非专利技术进行摊销。2005年末,该非专利技术出现减值的迹象,华夏公司计提了200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2006年年末,华夏公司认为该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将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作了全额冲回。华夏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200
(6)2006年12月20日,华夏公司准备将一台五成新设备出售。该设备原值为4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在转换为持有待售资产时,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金额为230万元。华夏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借:累计折旧 3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7)2006年12月18日,华夏公司向C公司销售商品一批,取得收入5000万元(不含税),货款未收到。2007年1月,C公司提出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华夏公司经与C公司反复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华夏公司给予折让 5%,C公司放弃退货的要求。华夏公司在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在2007年1月所作的账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收入(5000×5%) 2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5
贷:应收账款292.5
要求:
(1)分析说明华夏公司不将A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是否正确。
(2)分析说明华夏公司业务(2)~(7)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作更正(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1)华夏公司不将A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不正确。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母公司直接或通过于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华夏公司拥有A公司80%的股权,A公司属于华夏公司的子公司;虽然A公司资不抵债,但A公司仍然持续经营,华夏公司对A公司也仍然具有控制权,因此华夏公司应将A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2)①华夏公司对分期收款销售按照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不正确。
分期收款销售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应在发出商品时,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现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2006年7月1日华夏公司应确认的收入(现值)=1000÷(1+6%)+1000÷ (1+6%)2+1000÷(1+6%)3=943+890+840=2673(万元)
2006年下半年应确认的利息收入=2673×6%÷2=80(万元)
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所做的更正分录是:
借:长期应收款 3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熬(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2673
未实现融资收益 327
借:末实现融资收益 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财务费用) 8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2100
贷:发出商品 2100
②华夏公司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调整资本公积是错误的。华夏公司的更正分录是: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③华夏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同时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错误的。
按照规定,同一企业只能采取一种模式计量,华夏公司在上述情况下,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华夏公司更正的会计分录是: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投资收益) 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6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20
贷:累计折旧(800÷20÷2) 20
④华夏公司冲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不正确的。
按照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不得转回。华夏公司更正的会计分录是: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
⑤华夏公司对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调整净残值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按照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
本题中,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230万元超过了原账面价值200万元,不调整账面价值。华夏公司的更正分录是: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累计折旧 30
⑥华夏公司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按照新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销售折旧应作为调整事项处理。华夏公司的更正分录是: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0
这笔分录的意义是;恢复1月份冲减的主营业务收入250万元,冲减200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2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