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甲公司是一家棉纱生产企业,生产工艺在同等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生产规模较小,但企业市场竞争水平较高,在某地区占有市场份额25%,居于行业先进地位。近几年来,棉纱生产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虽然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强内部管理大幅度降低成本,通过产品质量监督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也仅能保住已取得的市场份额,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为谋求企业发展,公司决定扩大纱锭规模。公司有关部门通过对扩大企业规模的风险与获益能力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提交了四种方案及相应损益值如下表。在总经理办公会上,公司决策层、生产与技术部门及市场营销部门在扩大纱锭规模的实施方案上争论激烈,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经理确定了方案。
决策方案损益值自然状态销路好销路差
甲方案3500-900
乙方案25001000
丙方案2000-450
丁方案500300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义上说,该公司总经理所做出的决定属于( )。

A.个人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集体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答案

参考答案:C,D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不同类型的决策。程序化决策是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又称重复性决策、定型化决策、常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则是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显然有关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的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个人决策、集体决策则以决策活动过程参与的人数的多少来进行判断。从广义上说,当决策全过程的活动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时,不论这些人是一般性地参与决策,还是真正地做出决策,这时的决策就是一种群体决策。虽然本案中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总经理决策,但是决策层、生产与技术部门及市场营销部门都参与了决策的讨论,因而也属于集体决策。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学西传

材料一:

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探究主题二:

近代“西学东渐”

材料三: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四: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东学西传”对当时的欧洲有何重大影响?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