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已知酚酞溶液遇到氨水时变成红色.现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滴有酚酞溶液(每隔1cm滴1滴酚酞溶液)的滤纸平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滴有浓氨水的脱脂棉.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说明______.

(2)实验时,往往在试管下方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的液体小点子没有变红,而试管口部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该实验所使用的两种试剂中,______有明显的挥发性.

答案

(1)由于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又因为氨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所以将会观察到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试管口向管底逐渐变红.故答案为:滤纸条从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2)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是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3)出现管口棉花变红而管内滤纸不变色是因为脱脂棉上沾有碱液或试管没有平放或脱脂棉上沾有少量酚酞溶液,这一实验还说明,该实验所使用的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明显的挥发性;

故答案为:

(1)滤纸条从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 (3)酚酞溶液滴到了脱脂棉上,而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 浓氨水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轻烧镁项目工程以菱镁矿石为原料,采用煤气型轻烧镁窑生产工艺生产轻烧镁粉。项目将新建20座煤气发生炉轻烧镁窑,年生产轻烧镁粉6万吨,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万元。厂区占地面积约9000m2,厂区内主要设施有厂房250m2、轻烧窑650m2、仓库2000m2、配电室50m2,总建筑面积约3000m2。厂区生产系统共设置两个生产车间,即烧结车间和粉碎车间,办公室、化验室、食堂及宿舍等位于该厂南侧30m远。厂区附近无排水沟渠,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农田,用于农业灌溉。厂区内建锅炉房,燃料为燃煤,高温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和烟尘等污染物。营运期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烟气可能包含SO2、NO2、CO、H2S、CH4等气体。项目处于山地之间,拟建项目厂址位于山谷地带的一片荒地,当地区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SE、NNW,年平均风速2.4m/s;年平均气温8.3℃,冬季平均气温-6.9℃;项目拟建地点三面环山,中间为荒地,乱石、杂草丛生。西侧山坡上植被主要以人工针叶林为主,面积约200多亩;东侧山坡上植被品种较多,主要有榛材树、灌木、柞树等,其中柞树面积约480亩。距厂址500m以外分布有农田,主要种植玉米。距厂址南侧约2km的沟口处有水体,距厂址东北1km处有村庄,附近无名胜古迹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噪声控制对象和保护目标是什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