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某化工厂建于20世纪90年代,生产工艺先进,生产规模庞大,资金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多年以来,通过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采取多种化工产品经营战略,占据了北方化工市场的主导地位。面对近几年日益激烈的化工市场竞争,该厂科研部门研究设计出甲、乙、丙、丁四种全新领域特种化工产品优化生产方案。厂营销部门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每种方案都面临滞销、一般和畅销三种市场状态,各种市场状态的概率和标准损益值如图表所示。厂最高决策层根据各方面综合信息做出以下决策:1.建设规模较大的丁方案产品生产线,尽力独占竞争者力图获取的利益;2.成立丁产品科研攻关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垄断各种可行的技术专利,保持优良的产品品质;3.加大对丁产品的广告,客户服务和生产支出,加强进入壁垒;4.投入足够的力量保持成本竞争,以诱人的合理价格,增加市场现有份额; 5.力求与最佳供应商签订排他性合同,垄断优良原料资源。

 

该化工厂所做出的决策属于()。

A.不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答案

参考答案:B, D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不同类型的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是一组概念。确定型决策是在确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决策,指决策者不仅确知自然状态的发生,而且每一方案只有一个确定的结果,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对各方案结果的直接比较。风险决策是决策方案未来的自然状态不能预先明确,对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知道较多但不全面和肯定的情况下所做的决策。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对决策问题所处的条件知之甚少,主要依赖决策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案例中,该化工厂了解了各备选生产方案各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表,这表明其作出的决策属于风险型决策。故B正确。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是一组概念。程序化决策是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又称重复性决策、定型化决策、常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则是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该化工厂关于战略的决策并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因而属于非程序化决策,故D项正确。

阅读理解与欣赏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文学类),完成(1)~(4)题。

青衣花旦

海飞

  村主任在县剧团找到青衣和花旦的时候是下午,她们正在练功房里练功。她们看到斜阳把村主任的脸劈成了半明半暗的两半。村主任很年轻,但是穿得很土。村主任说我是球山村的村主任。她们就问球山村在哪儿?村主任说球山村在很高的山上。她们这才看到年轻的村主任脚上的解放鞋沾满了黄泥。村主任看到了她们的目光,就很局促地移了移自己的脚步。村主任又说想请青衣和花旦去村里唱一场戏,清唱就行了。青衣和花旦相互看了看,她们不愿意去,她们就说我们要收钱的。村主任说收就收吧。她们说很贵的,村主任问多少?她们就说了多少。沉吟了许久,村主任说,贵就贵吧。她们说,我们怎么去,得坐车吧,还有山路怎么吃得消走?村主任说,我们早就有人等在山脚了,我们准备了轿子。如果你们不去,那么我也不回去了,请不到你们村里人不准我再回去。青衣和花旦对视了一眼,只好点点头。

  于是她们就去球山村。跟着村主任乘了两个小时的车,到一座山脚时,看到了两乘简陋的轿子,她们就上了轿。又走了三个小时的山路,她们终于到了那个叫球山村的地方。许多村民围过来看,他们的表情很漠然,他们没有看过穿得这么光鲜又长得这么漂亮的女孩子。青衣和花旦往山脚下一看,怎么也看不见底,云雾一片。青衣和花旦就面面相觑,吐了吐舌头。

  村主任指挥着大家干这干那,村主任说去把大爷、大婶接来,那两乘小轿就又开始工作了。简易的戏台已经搭了起来,村主任在家里招待青衣花旦吃过晚饭后,就陪着她们去了晒场戏台上点起了松明灯,台下也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火把,全村人都赶来了。青衣花旦就上台,她们是收钱的,而且也不便宜,所以她们唱得很认真很卖力。

  她们唱了很多折子戏,从《楼台会》到《送凤冠》,又从《宝玉哭灵》到《黛玉葬花》。她们看到台下第一排坐着一对老夫妇,四周站满了人。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村主任站到了台上,松明灯噼噼啪啪的响声中,村主任中气很足地说:乡亲们,从今后,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球山村人的爹妈!台下一片寂静,一会儿,呼声如潮:桂子的爹妈就是我们的爹妈!青衣和花旦被吓了一跳,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她们看到坐头排的老夫妇的眼里泪光一闪一闪。

  然后她们接着唱,唱到月上中天,就结束了。村里人渐渐散去。村主任安排青衣和花旦住他对象家。村主任的对象长得很俊,一双大眼睛,两根大辫子。在对象家门口,村主任对她们说,你们先住下,明天一早我和你们结了账,然后派轿子送你们下山。青衣和花旦就说,好的。

  青衣和花旦与村主任的对象很聊得来,对象送给她们自己剪的剪纸,说可以贴窗花。青衣和花旦家里的铝合金窗不需要贴窗花,但是她们还是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村主任来对象家送青衣和花旦下山,却四处没找到人。村主任的对象也急了,说,怎么会找不到?村主任说,你们昨天什么时候睡的?对象说:“不知道。反正睡得很迟。”村主任说:“你们说什么了吧?”对象说:“她们问我桂子是谁,我就说桂子是我们村的小伙子,去外面当了兵,在洪水里救一个女人时被淹死了。骨灰送回来,明天就要下葬。桂子爹妈爱看戏,我们全村人凑钱请了你们来唱戏,算是代桂子孝敬他们二老的。”村主任说:“她们两个嫩女娃子,这么高的山,她们能走到哪儿去?”

  后来村主任的对象在八仙桌上看到了一小沓钱,旁边还留了字:桂子和我们一样,也是20岁。桂子爹妈也是我们的爹妈。演出的钱我们不能收,这点钱就算是桂子孝敬爹妈的。不用再找我们了,我们自己能下山。落款是:青衣花旦。

  村主任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蹿了出去。不一会儿,两乘小轿出现在弯弯的山道上,快得像风一样。(选自《中国小小说300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青衣花旦”为题,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既点明了主要人物的职业、角色,又非常简明、醒目。

B.青衣花旦一开始不愿答应去球山村演出,主要是对村主任这位不速之客不信任,存有戒心,其实她们内心还是很想挣这笔演出费的。

C.村民们对青衣花旦的到来“表情很漠然”,是因为她们穿着打扮过于光鲜时尚,致使纯朴的村民们本能地反感她们这种做派。

D.小说构思巧妙,在对青衣花旦的形象塑造上欲扬先抑,设置伏笔不露痕迹,后面揭开谜底方让读者深受感动。

E.小说主题健康,格调高昂向上,所着力塑造的人物如青衣花旦、村主任、桂子父母,个个形象栩栩如生,构成了鲜活丰满的艺术群像。

(2)小说开篇用主要笔墨写村主任与青衣花旦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衣花旦”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结尾一段文字可以删掉,你认为是否可以?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