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材料一: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箫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材料二: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三: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谋合作。”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一步步深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对当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①为了更进一步推动西欧经济的发展;

②增强对抗苏联摆脱美国控制的能力;

③提高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

④美经济实力的削弱深化:欧共体发展到欧盟。

(2)①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3)①加强国际间的联合与合作,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