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完成下列有关皮褶厚度测定技术的问题。1、请描述皮褶厚度测定常用的三大部位:三头肌部、肩胛下角、脐旁皮褶的生理定位。2、下列是一位实习营养师对测定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技术的描述,请分析实习营养师的描述中有哪些不妥,说明原因。“测定前,检查皮褶厚度仪,看其钳尖部两接触点间压强是否达到15 g/cm2, 测定时,被测者应暴露测量部位,或仅穿贴身内衣测量也可,测量者立于被测者身后,摸到肩胛下角,如不明显,可令被测者挺胸,摸清后让其恢复自然站立,在肩胛下角下约1厘米处,沿脊柱走向方向,用左手食指和拇指轻轻揉捏待测定部位,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测定部位皮肤拎起,右手松开皮褶计握把,让皮褶计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读数精确至0.1厘米,记录测量结果。”3、经测定,某居民肱三头肌部、肩胛下角、脐旁的皮褶厚度分别为2.2cm、2.8cm、4.3cm,请评价他的胖瘦程度。要求写出判定方法。

答案

参考答案:1、三头肌部:肩峰至尺骨鹰嘴的连线中点上方约2厘米。 (2分)肩胛下部:肩胛骨下角下方约1厘米处。(2分)脐旁:距脐右方2厘米处。(1分)2、①不能穿内衣,应充分暴露测定部位;(2分)②不能揉捏软化,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2分)③肩胛下角皮褶走向应与脊柱走向呈45度夹角; (2分)④要求测量3次取平均值,一次测量结果不能作为测量最终结果;(2分)⑤钳尖部两接触点间压强正常值是10 g/cm2(2分)3、用三处皮褶厚度相加,小于10厘米为消瘦、10-40厘米为中等、40厘米以上为肥胖。(3分)该居民三处相加<10厘米,故判定他消瘦。(2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在一片蛙声中失眠

  ①杭州有个小区,一到晚上,蛙声一片。业主投诉这些青蛙扰人清梦,要求保安履行职责进行驱赶。这可苦了保安,青蛙在暗处,保安在明处,这黑灯瞎火的要把青蛙赶跑,哪有那么容易。

  ②我发现城里人的神经越来越敏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是古诗词里的一种令人怡然自乐的意境,但现在却成了被人投诉的噪音。不是现在的青蛙鸣叫声大了,而是我们的心态出现问题了。

  ③中国的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一层意思是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试图去改变自然规律。自然界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早晨鸟儿啼鸣,夏天中午有蝉长鸣,晚上又有虫儿的啁啾……这就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生态”。

  ④但城市把自然割裂了,它独居一隅,自成一体。在城市的生活小区里,有隔音、隔热的洋房,地上铺的是坚硬的花岗石,裸露不多的泥土种上了草皮和树木,园林工人每隔一段时间会来给这些植物修剪和打药;城里鲜见小动物,也极少听到小动物的声音。人们以为“安静”才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宜居的。

  ⑤可是,“安静”并不是大自然的特质,真正的大自然往往是“吵闹”的。人们择水而居,水终年流淌,或叮叮咚咚,或奔腾咆哮;人们喜欢与绿树为伴,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或轰鸣发声,或浅吟低唱;人们还喜欢居在山间,山间万籁并非无声,而是像数万个乐队,在暗处演奏……

  ⑥一个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绝对不可能为几只青蛙的鸣声而失眠,除非他已经离开自然好久好久了。

  ⑦久居上海的亲戚去浙江天目山疗养,准备小住半个月,谁知住了3天,就打道回上海了。他告诉我,晚上山风吹过,宾馆外面万亩树林发出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实在无法入眠。有朋友告诉我,他家就在小区的水景边,人造小溪流水淙淙,声音单调而枯燥,他已与物业交涉多次,要求停止放水;还有北京的一位编辑朋友到杭州来旅游,住在西湖边,却忍受不了知了的鸣叫,要求旅行社换房,最好住到树木较少的市中心去……

  ⑧其实,我也像他们一样,进城20年,是一个被城市“戕害”已久而且已经丧失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然”判断的人。平时我们总是吵着嚷着要回归自然,但是真正进入自然,却发现自己竟然适应不了,而那个被我们诅咒的人工建造出来、与自然背道而驰的城市,才是自己的“最爱”。我们睡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起来的房子里,关上双层玻璃的窗户,打开低分贝的空调,如果外面有噪音,就会向物业和城管投诉……我们只有在一个没有噪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拥有一份好睡眠。

  ⑨但是我的童年、少年却不是这样的。屋前是小溪,终年水长流,音则轰轰然;屋后有涌泉,水从泥壁上冲下,音又咕咕;屋前屋后有竹林、树木,风吹过,会演变出雄浑的旋律;漫山遍野有小虫儿鸣唱,只有三九严寒才会消停;雨会落在瓦上,沙沙沙……还有雨滴索性会从瓦缝里溜进来,掉在你的脸上。

  ⑩这就是当年的大自然,我从来没有为此失眠过。现在,当我为午后的一只知了的聒噪感到心烦意乱时,我愕然发现,自己离童年真的已经太远,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

1.题目“在一片蛙声中失眠”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第⑨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童年、少年的生活状态。作者回忆这段时光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③段提到中国的道家的“天人合一”,用以说明什么道理?回顾我们学过的《都市精灵》里的“孤城寡人”“与狼共舞”等词,谈谈“天人合一”在当今社会又有何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