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我考高中时按照父母的意愿进了一所外语学校,但我当时想去美术学校。这两年来我对学习不是很刻苦,因为这不是我的选择,有时英语考试我也不好好答,我就在考卷上写"天才知道答案"。我的行为让老师和家长很生气。父母也给我请过家教,家教老师说我很聪明,现在上高三了,父母就在开学前半个月把我的游戏机、电脑都没收了,让我必须考上大学,这次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我听了这话很生气,这两年我把绘画都扔了还怎么考?绘画是要有灵感的,我觉得这两年的生活把我的灵感都弄没了。我现在担心考不上怎么办。我很后悔,自己当初一步走错,现在步步走错,觉得特别难受,心烦。我生他们的气,更生自己的气,情绪不高,苦恼。没兴趣学习,也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晚上睡不着,老是想这些事情,有时折腾到夜里三四点才睡,经常头昏脑胀,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特别爱对人发脾气。父母跟我交流时我也不爱理他们,也不愿意出门见人,除上学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希望您能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身材高大,性格较内向、柔弱,从小喜欢绘画,曾经在比赛中取得过名次。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中经济条件好,先感觉学习负担太重,自己无法承受,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体重下降了10多斤。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

答案

参考答案:

咨询师正确理解、使用共情,需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以下要点:

(1)咨询师视角需要转变,务必要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3)表达共情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该适度,才能恰到好处。

(5)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一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6)表达共情还应善于使用躯体语言,注重姿势、目光、声音、语调等表达。

(7)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特征。

(8)咨询师应不断验证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摹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珲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 * * 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

  ①掾属:佐治的官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召晖为郎——拜:授官

B.自往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也——爱:吝惜

D.顾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试他虫斗,虫尽靡

B.漏尽,而求璧不可得——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病去,卒业于太学——是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未尝见,试请观之——古者富贵名摩灭,不可胜记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 * * 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簿大惊,以白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