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 求助者自述:我考高中时按照父母的意愿进了一所外语学校,但我当时想去美术学校。这两年来我对学习不是很刻苦,因为这不是我的选择,有时英语考试我也不好好答,我就在考卷上写"天才知道答案"。我的行为让老师和家长很生气。父母也给我请过家教,家教老师说我很聪明,现在上高三了,父母就在开学前半个月把我的游戏机、电脑都没收了,让我必须考上大学,这次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我听了这话很生气,这两年我把绘画都扔了还怎么考?绘画是要有灵感的,我觉得这两年的生活把我的灵感都弄没了。我现在担心考不上怎么办。我很后悔,自己当初一步走错,现在步步走错,觉得特别难受,心烦。我生他们的气,更生自己的气,情绪不高,苦恼。没兴趣学习,也打不起精神,没什么胃口,晚上睡不着,老是想这些事情,有时折腾到夜里三四点才睡,经常头昏脑胀,注意力总集中不起来,特别爱对人发脾气。父母跟我交流时我也不爱理他们,也不愿意出门见人,除上学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希望您能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身材高大,性格较内向、柔弱,从小喜欢绘画,曾经在比赛中取得过名次。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中经济条件好,先感觉学习负担太重,自己无法承受,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睡不着,体重下降了10多斤。 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为鼓励求助者建立积极的行为,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阳性强化法,请写出该疗法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

答案

参考答案:

阳性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也称为"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

(1)阳性强化法的治疗过程: ①明确目标行为; 所设定的目标行为应当是可以客观测量与分析并能够反复进行强化的。 ②监控目标行为; 详细观察和记录该目标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及制约因素,从而确定目标行为的基础水平。特别要注意目标行为的直接后果对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③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与求助者一起设计干预方案或塑造新的行为方案,以取得求助者的积极配合。这时不但应确认需要被干预或塑造的行为,还应确认采用何种干预形式和方法,并且确定使用何种强化物,以达到确实有效的强化与干预的目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干预方案,最终使新的行为结果取代以往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后果。 ④实施强化; 将行为与阳性强化物紧密结合,当求助者出现目标行为时立即给予强化,不能拖延时间,并向求助者讲清楚被强化的具体行为、目的、意义和方法,使求助者了解干预的目标,理解所用技术和方法的目的及意义,明确自己该怎么做,确立信心并主动配合。 ⑤追踪评估。 随着行为干预的进展,应让求助者本人也掌握和使用干预方法,学会把干预情境下所获得的效果巩固下来,并在干预程序结束之后,进一步发挥求助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求助者主动地把疗效扩展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去,进行周期性的评估。

(2)注意事项: ①目标行为单一具体,阳性强化法要改变的行为应该单一、具体,非常明确,保证强化物对该行为的强化。如果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需要一个一个地进行,不可同时开展。 ②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阳性强化,应该在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对目标行为的强化也要强度适当,过大,可能造成动机过强,或缺乏后期的强化;过小,无法达到刺激的强度,可能使阳性强化无效。 ③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