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2012年我国夏粮生产获得了较好收成。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2995万吨,比2011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比10年前增长31.6%。2012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新疆这11个主产省(区)增产夏粮364万吨,其中安徽增产80万吨、山东增长75万吨,河北增产63万吨、河南增产55万吨,在非主产省(市、区)中北京、辽宁、浙江、湖南、重庆、云南、宁夏有不同程度减产.

假如2013年我国夏粮产量增长率创6年以来的新高,则2013年产量预计()。

A.在12995—13128万吨之间

B.在13200万吨左右

C.不高于13314万吨

D.高于13456万吨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现期量的计算。观察图形可知,2008年的增长量=12041-11534=507(万吨),为6年来最大,而2007年的粮食产量相对其他年份最低,则有2008年增长率为2008-2011年中最高。显然2013年的增产量会大于2008年的增产量。因此,2013年的夏粮产量>12995+507=13502。因此,答案选择D。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存在着“四重四轻”的倾向: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够注重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过程的可持续和成果的共事,难以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材料二: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在需求结构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偏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钱花”,居民收入及财富分配都存在问题;二是“不敢花”,几大民生问题,包括教育、住房、医疗、社会保障仍未臻完善,抑制了人们在一般消费支出上的积极性;三是“有钱花不掉”,自己想要的消费品、想要的服务,社会上没有,或者不方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简要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