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论述题

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答案

参考答案:

贝克莱把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转换为主体的两种感觉即触觉与视觉,认为触觉的对象—广延、形相等—是客观存在的,而视觉的对象—光和色—则是主观的观念。他强调,“所触的广袤与形相”与“所见的广袤与形相”是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虽然它们常常被心理的联想习惯联系在一起。但贝克莱把事物的可感性质等同于感觉或观念,从而背离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中提出了否定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认为洛克的物质实体是不可知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所在,皆为贲、诸。

……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解素衣,衣缁衣而。其狗不知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囊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

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

……

三虱食彘,相与。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弗杀。

(《韩非子·说林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雨,解素衣雨:下雨

B.衣缁衣而反反:回来

C.衣素衣而出出:外出

D.三虱食彘,相与讼讼:责备,埋怨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小题3: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

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

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

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4分)

(2)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4分)

(3)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4分)

单项选择题